今年,我市将在全市范围内继续开展控烟干预工作。按照规划,年底前,市直党政机关全部建成无烟党政机关,各县(市、区)完成比例不低于80%。
(12月14日《沧州晚报》4版)
近年来,随着控烟力度的加大,公共场所吸烟的情况越来越少,“远离香烟”“拒绝二手烟”逐渐成为一种社会共识。但据调查显示,男性公务员吸烟率最高,达到61.0%;一些机关事业单位是吸烟的重灾区,不少公职人员在工作岗位上常受二手烟的折磨。我市提出年底前将市直党政机关全部建成“无烟党政机关”的目标,让人眼前一亮。
首先,“无烟机关”能塑造良好的机关单位形象。早在2013年,中办、国办就印发通知,要把机关单位建设成“无烟机关”。另外,控烟行动是“健康沧州”行动的重要内容,“无烟党政机关”建设是控烟行动的重中之重,对提升机关形象有着积极意义。
其次,“无烟机关”有利于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众所周知,吸烟有害健康。数据表明,我国烟民多达3.5亿人,5.4亿人因此成了被动吸烟者。我国每年死于被动吸烟的人数超过10万人。在一些单位,个别“老烟枪”一天一包烟,对他人的健康视若无睹。党政机关单位全部控烟,将解决机关单位人员被动吸二手烟的问题。
第三,“无烟机关”有助于提升城市文明。大街上,烟头时不时映入人们的眼帘,一些单位的男厕所遍布烟灰……党政机关单位全部控烟将为我市的文明建设添砖加瓦。
要建成“无烟机关”,关键在执行。笔者了解到,北京机关单位控烟效果总体较好,原因就在于北京以立法的方式明确了责任。这样的经验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