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5日
第13版:13

汉文帝霸陵位置确认

汉陵考古队队长:这改变了“凤凰嘴”为霸陵的传统认知

汉文帝刘恒是西汉第三代皇帝,在历史上以勤政、节俭、孝顺闻名。他与儿子汉景帝刘启开创了文景之治。12月14日,国家文物局公布,这位西汉帝王的陵墓位置被确认。

汉文帝的陵墓名为“霸陵”。《汉书·文帝纪》记载,霸陵“因山为藏,不复起坟”,霸陵的真正位置究竟在哪,后人一直不得而知。14日,国家文物局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会上通报了陕西西安江村大墓的重要考古成果。经论证,这座大墓被确认为汉文帝刘恒的霸陵。

这是一座超大型墓葬,面积5256平方米,深达30多米,是秦汉时期顶级贵族使用的“亞”形。在墓室四周,考古发现了110多座外藏坑。目前,从已发掘的8座外藏坑中,出土陶俑、铜印、铜车马器及铁器、陶器等1500余件。

昨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汉陵考古队队长马永嬴接受采访,他认为,此次汉文帝霸陵位置确认,改变了“凤凰嘴”为汉文帝霸陵的传统认知。加上此前确定的长陵、茂陵、渭陵等,西汉11陵的名位问题已经全部解决。包括霸陵在内的帝陵规制、布局的基本掌握,为西汉帝陵制度形成、发展、演变的研究提供了详实的考古资料,也为中国古代帝王陵墓制度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亞”形墓葬

为秦汉时期顶级皇家贵族使用

江村大墓位于西安东郊白鹿原西端,距世传为汉文帝霸陵的“凤凰嘴”约2100米。

2016年,江村大墓外藏坑受到盗扰,为确认墓葬保存状态及周边文物分布情况,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考古工作者对江村大墓及其附近的窦皇后陵、薄太后南陵和相传为汉文帝霸陵的“凤凰嘴”地点,进行了系统的考古调查、勘探,并对陵园外藏坑进行了考古发掘。

马永嬴介绍,该墓葬形制为东南西北四面各有一条墓道的“亞”字形,这种形制在秦汉时期,一般均为皇帝或皇后级别的顶级贵族使用。从目前的考古发现来看,西汉帝陵中,从开国之君汉高祖到末代皇帝汉平帝的陵墓均为“亞”字形,西汉的皇后陵墓也大多为“亞”字形。

西汉帝陵均实行帝、后“同茔异穴”的合葬制度。江村大墓东北方向800米处,是窦皇后陵;西南距离不足2000米处为薄太后陵。“这说明江村大墓的墓主应当与窦皇后、薄太后关系特殊,此地绝非常人能够入葬。”马永嬴说,更为关键的是,考古资料显示,在江村大墓和窦皇后陵外围有一周更大范围的陵园墙址,其东西残长1200多米,南北宽860米。这表明江村大墓与窦皇后陵同在一个大陵园中。

超大规模

面积达5000余平方米

从墓葬规模来看,江村大墓也是一座超大型墓葬。江村大墓的墓圹边长72米至73米,面积5256平方米,深达30多米。无论是从其墓室规模,还是墓葬深度来看,都远远超过了诸侯王墓。

从其陵园设施来看,其陵园规模、门阙形制也与其它西汉帝陵相近或相仿。

在陵园以内,墓室外围也分布有大量外藏坑,其中东侧24座,北侧20座,南侧17座,西侧54座。这些外藏坑平面形制以长方形为主,长度大多在4米至90米之间,宽度2米至5米左右。大多由通道和坑体两部分组成。

“在葬制规定严格的汉代,帝王、诸侯葬具、墓室深度、封土高度、陵园建筑等都有严格规定。一般来说,包括诸侯王、列侯等高级贵族在内的臣民应当不会冒险违规修建超等级的墓葬。因此,从规模来看,江村大墓应当高于列侯、诸侯王墓葬。”马永嬴说,这也是考古专家确认墓主身份的重要因素。

出土文物

体现汉文帝“丧事从简”的意愿

“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按照汉文帝生前的意愿,他的丧事一切从简。从目前的考古工作来看,也得到了印证。在已发掘的区域内,出土陶器居多,几乎没有发现任何金银器等贵重随葬品。

据介绍,目前已发掘的8座外藏坑中,共出土了陶俑、铜印、铜车马器及铁器、陶器等1500余件。其中,规模较小者出土马骨一具,另有塑衣陶俑、陶盆、陶罐等文物;较大者一般出土有数量不等的着衣陶俑、陶器、铁器、铜器、车马器等,另外,还发现包括木车马在内的大量漆木器遗迹。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江村大墓外藏坑也出土了“中司空印”“中司空丞”“仓印”“廥印”“器府”“车府”等明器官印。“根据考古资料,这应当是模拟官署机构。”马永嬴说,这表明江村大墓周围外藏坑应为模仿现实官署、府库建造。

“这种围绕主墓室设置的大量外藏坑既然具有如此象征意义,在中央集权逐渐加强的秦汉时期,其墓主应当非皇帝莫属。”

在汉文帝母亲薄太后南陵的外藏坑内,考古队员发现了大量带有草原风格的金银器。通过金器的工艺及其外形特征进行考证,专家推测,这可能与汉文帝母子早年在代国生活的过往有关。“它们或许来自与草原接壤的代国,是先秦两汉时期农牧文化交流与融合的直接证据,见证了中华文明由多元到一体的历史发展趋势。”

西汉11陵名位问题解决

霸陵布局体现“皇帝独尊中央集权”

汉文帝霸陵被发现,消息一出,即登上了热搜。帝王陵墓的发现,让两千多年前的辉煌重见天日。在考古学者看来,这一发现还有更为深层次的内涵。

马永嬴认为,此次霸陵的发现,加上此前确定的长陵、茂陵、渭陵等,西汉11陵的名位问题已经全部解决。包括霸陵在内的帝陵规制、布局的基本掌握,为西汉帝陵制度形成、发展、演变的研究提供了详实的考古资料,也为中国古代帝王陵墓制度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霸陵的双重陵园、帝陵居中、外藏坑围绕帝陵等布局,均为西汉帝陵最早出现,表明皇帝独尊、中央集权的汉帝国政治理念的初步确立;霸陵平面形制上承长陵、安陵的“无为而治”,下启阳陵、茂陵、平陵及杜陵的“独尊儒术”,是西汉帝陵制度发展演变的关键环节,同时,也折射出汉帝国国家政治思想、意识形态的发展、变化。

据封面新闻

2021-12-15 汉陵考古队队长:这改变了“凤凰嘴”为霸陵的传统认知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43792.html 1 汉文帝霸陵位置确认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