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5日
第11版:11

卖菜老太自称“慈禧太后” 诈骗300多万元

一审获刑13年

女子装扮成“慈禧太后”的照片

“慈禧太后”竟然还活着?还要助你发大财?如此荒诞拙劣的谎言,居然骗到很多人。贵州人姜某将自己包装成“慈禧太后”,在各地游说行骗,发展多名下线,诱导他人对虚构的“民族资产解冻”事业进行投资,诈骗金额达300余万元。日前,江苏省海安市法院一审判处姜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30万元。

假扮慈禧太后

女子骗了300多万元

2020年7月,多名老人在海安市民王某的带领下出现在海安某乡村银行,声称要办理网银业务,银行工作人员怀疑老人们遭遇诈骗,立即报警。警方在王某随身携带的包内发现“民族资产解冻扶贫人员名单”等资料。通过王某,警方找到了其上线——同乡倪某,并顺藤摸瓜破获一起“民族资产解冻”特大诈骗案。

数年前,倪某见到了“民族资产”守库人——“慈禧太后”。这个“慈禧太后”是何许人也?通过技术手段,海安警方在贵州找到了自称“慈禧太后”的姜某,并在其家中发现了“西南地库委托书”“皇家任命书”“慈禧太后照片”等行骗道具。

据倪某回忆,“慈禧太后”手持龙头权杖,身边带着“功能章”“夜明珠”“寒冰玉”等宝贝。从此,倪某对于“库”里有数不清的“民族资产”深信不疑,不仅诱导王某等人投资,更是将自己全部积蓄投资“民族资产解冻”。

经过进一步调查,侦查人员了解到,平日里,姜某在当地菜场承包摊位卖菜,去各地发展下线时,她将自己包装成“慈禧太后”,将其子女包装成“皇室随从”。她向下线表示,自己手头有大批宝藏,解冻这批宝藏需要进行投资,少量投资可获取巨额回报。她将“宝藏”的图片、文字资料发送给被害人以骗取信任,自2015年至案发骗取多名被害人钱财300余万元。

落网后还装傻

声称做古董生意

2021年1月,该案移送海安市检察院审查起诉。

“检察官,我这都是古董买卖,我没读过书,我不明白你说的民族资产诈骗是什么。”面对检察官的讯问,姜某狡辩道。

于是,承办检察官建议侦查人员对姜某的手机进行数据恢复,在其手机中发现了大量姜某与其下线关于民族资产解冻的图片、文字聊天记录,这些内容并未涉及古董买卖。同时,经过机构鉴定,在姜某家中发现的龙头权杖等所谓古董,均为假货,是姜某诈骗的道具。面对铁证,姜某低下了头。

据《现代快报》

2021-12-15 一审获刑13年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43786.html 1 卖菜老太自称“慈禧太后” 诈骗300多万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