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11版)
23.宋智海 东光县公安交通警察大队副大队长
2009年,宋智海和朋友创办了东光爱心联盟,开起东光县第一家阳光爱心粥屋,为环卫工人免费提供早餐。他组织开展“善捐1+1”活动,帮助贫困家庭和学生。多年来,他捐资数万元,参加志愿服务百余次,结对帮扶两个贫困学生,足迹遍布全县9个乡镇,447个行政村。
24.张国钧 黄骅市黄骅镇后街村村民
张国钧从小痴迷武术,苦练周氏迷踪拳50载。怀有公益心的他,从2000年开始,每周末在黄骅人民公园、张巨河国学馆等地向孩子们公益授课。在张国钧的严格教学下,坚持参与训练的数百名学生都有了收获,有的学生高考考入体育院校,有的自力更生开设武馆。
25.张海彬 运河区南陈屯乡刘舒庄村村民
2015年,张海彬加入博海爱心群,只要有时间,张海彬就会参加公益活动。他还经常义务献血,累计献血2000ml,并在中华骨髓库留下了血样。2020年9月底,在得知配型成功的通知后,他欣然前往石家庄,经过4个小时的采集,他成功捐献190ml造血干细胞悬液。
26.张燕沧 南皮县医疗保障局职工
2016年,张燕沧加入南皮县志愿者协会,先后参与“扶危济困”“爱心助学”“反邪教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累计参加各类志愿活动60余次,服务时长600多小时。他还是无偿献血队伍中的活跃分子,累计献血量达2000余毫升。
27.武春章 运河区公园街道丽景社区居民
武春章老人热心公益,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主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童谣》,创作了百首童谣,成为全市青少年的教材。社区成立了家长学校,他既当讲师,又担任校长,每月讲座两次。他还主办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展馆和两史教育馆两个展馆。
28.河间市忆英红志愿服务队
后翟生村有个忆英园,埋葬着抗战时期的134位烈士和百姓。村民自发组织起来,成立了忆英红志愿服务队,义务守护烈士墓。无论春夏秋冬,他们坚持每周“探望”,距今已经20载,打扫用的扫帚就用坏了近百把。他们既是卫生员,又是讲解员,还是传承人。
29.赵金栋 献县京开街道退休职工
赵金栋自2013年正式注册为志愿者,参加宣传无偿献血公益活动50余次,每天义务打扫城区街道及公厕,先后帮助困难老人和残疾人百余人,协调修路7条。他是献县首个登记捐献遗体和眼角膜的志愿者,带动他家5口人在内共16人签订了捐献协议。
30.郗建勇 肃宁县付佐乡郗庄村村民
郗建勇擅长通过焊接取出各种锈断的螺丝,曾帮助很多人解决难题。2020年9月,陕西韩城的残疾工人单志东联系到了郗建勇,希望他能帮自己取出假肢里锈死的螺丝。为了保证修理效果,他奔赴陕西,尝试了多种工具、多种角度,将假肢修好,让单志东的行动也更利落。面对单志东的感谢,郗建勇分文未取。
31.袁宝静 青县西城居委会乾宁花园小区居民
2016年,袁宝静加入沧州义工协会。自此,每周六的义工活动他都会参加,雷打不动,哪怕从青县到市区,他要比别人提前一小时准备。5年来,他参加了100多次志愿者活动,市区的各个养老院、敬老院、社区,都有他的身影。
32.徐连欢 肃宁县河北镇徐家庄村村民
2015年,徐连欢加入肃宁爱心公益协会,只要协会组织活动,他都会积极参与,带头出人出车、捐钱捐物。多年来,他先后资助孤寡老人、贫困学生十多人。疫情期间,他主动参加执勤,并采购3吨消毒液,义务对村内消毒。2020年5月,和朋友出资6万余元,为8所学校捐赠了红外测温门。
33.高艳猛 盐山县青年志愿者协会会长
自2018年10月开始,高艳猛先后创建盐山县学雷锋志愿服务队、盐山县学雷锋应急救援队、盐山青年志愿者协会,协会由最初几十人发展至今800余人。他积极组织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仅为孤寡老人举办饺子宴就达20余次。自2020年6月起,制订隔天清扫烈士陵园计划,至今达160余次。
34.曹巨英 北京市意馨明辉国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2011年,曹巨英回到家乡河间灰屯村,成立种植养殖合作社。10年间,累计投资2.3亿元,流转土地7303亩,种植高端蔬菜、兴建饺子厂,解决了100多名村民的就业问题。村里路不好,她出资41万元翻修。村民娱乐没地方,她把四间老宅捐出来,又出资建设了5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还购置锣鼓、服装,组建艺术团,出资40万元为乡亲办起了春晚。
35.梁继娜 肃宁县美天直播网络主播
梁继娜将直播带到公益活动中,先后在肃宁县援老志愿者协会等多个公益组织参与志愿服务近百次,开展公益直播30余次。每年的梨花节和采摘节她都参与其中,直播宣传肃宁贡梨8次,观看受众近百万。疫情期间,她为学校网课教学提供技术支持,组织教学直播14场。
36.董学兵 盐山县盐山镇政府职工
2019年起,文艺兵转业的董学兵利用业余时间免费为小学生提供乐器、美术培训,先后帮助3所小学组建了1000余人的葫芦丝、鼓号乐队,累计培训学生3000余名。同时,他还联系爱心人士为实验小学捐赠葫芦丝100支,价值12000元。
二、孝老爱亲(15名)
37.马秀凤 黄骅市常郭镇西队村村民
马秀凤的小叔子从小患先天性脑瘫,智力残障,生活不能自理,公婆身体不好,马秀凤结婚后就承担起了照顾一家老小的重任。45年来,小叔子尽管状况百出,马秀凤却从无怨言,始终悉心照料着。
38.王西西 黄骅市官庄乡西九女河村村民
王西西丈夫的大伯患有小儿麻痹症,生活不能自理,婚后她主动承担起照顾大伯的重任。一日三餐、洗洗涮涮,她把大伯照顾得无微不至。2019年,大伯患上直肠癌,卧床不起,她定期为大伯洗头、擦身子,每天要在大伯家待上十多个小时。
39.王燕辉 海兴县张会亭乡板桥中学教师
王燕辉的婆婆卧病在床20多年。2017年,她把婆婆接到了学校宿舍,开始了带着婆婆上班的生活。晚上老人一小时一醒,她就起床伺候老人,一宿睡眠不足四五个小时。娘家父亲瘫痪,生活不能自理,为了照顾父亲,她多次拒绝调入县城学校的机会。白天课间照顾婆婆,下班后就匆忙奔回娘家伺候父亲,晚上再回宿舍照料婆婆。
40.田秀才 肃宁县肃宁镇西泽城村村民
作为上门女婿,田秀才30年如一日地悉心照顾、孝顺年近百岁的岳母;作为丈夫,他对体弱多病精神状态不好的妻子不离不弃;作为父亲,他省吃俭用供女儿上学,培养她成才;作为姐夫,他抛弃所有世俗,精心照顾二级残疾的小姨子。
41.白淑英 黄骅市齐家务镇二麻沽村村民
白淑英结婚38年来,一直像母亲一样照顾着小叔子。小叔子患有癫痫,还双目失明,几十年来,白淑英为小叔子理发、剪指甲……公婆相继去世后,白淑英怕小叔子无人照料,她便和丈夫商量,让小叔子和他们睡在一个土炕上。
42.刘小彦 盐山县千童镇西荣村村民
前公公病重期间,刘小彦便和公婆睡在一个炕上,衣不解带,直至老人去世。后来,丈夫离世。再婚前,她与现任丈夫约定带着婆婆改嫁,他们把家搬到了前婆婆家,方便伺候。
43.刘杰 黄骅市吕桥镇东坛村民
刘杰的丈夫有一个智力发育障碍的孩子,11年来,刘杰一直悉心照顾。由于发育迟缓,孩子无法走路,刘杰就每天教他一步步走路,教他穿衣、吃饭。哪怕后来有了自己的孩子,她依旧对继子视如己出。
44.孙兰英 肃宁县梁村镇后太村村民
2014年,孙兰英的丈夫去世,她成了家庭的顶梁柱。婆婆和大伯哥卧病在床多年,无法自理。她精心伺候两人,洗衣做饭、擦洗身体,只要两人有事,孙兰英随叫随到。吃饭的时候,她都是先送去,让他们趁热吃,一日三餐日日如此。
45.李秀芝 黄骅市旧城镇小六间房村村民
李秀芝的公公双目失明,婆婆和孩子先天聋哑,她始终承担着照顾家人的重担。几年前,婆婆瘫痪在床不能自理,为了更好地照顾婆婆,她便和婆婆睡在一个炕上,每天为婆婆端屎端尿、按摩身体。在她的悉心照料下,101岁的婆婆精神矍铄。
46.李秀菊 献县本斋回族乡黄芦铺村村民
2000年,李秀菊的丈夫高空作业时不幸掉落,经过全力抢救,虽然保住了性命,却造成了高位截瘫。21年来,李秀菊任劳任怨,喂饭、擦身、按摩一样不落,用柔弱的肩膀撑起一个完整的家。
47.杨春云 吴桥县于集镇徐王杨村村民
杨春云从小被抱养,养父去世后,就和养母相依为命。1993年,养母罹患脑血栓,全身瘫痪生活不能自理。28个春秋,杨春云每天坚持给养母按摩锻炼,穿衣吃饭、端屎端尿,侍奉老人的生活起居。
48.杨春英 沧县薛官屯乡范庄子村村民
杨春英的婆婆早逝,丈夫有三个妹妹一个弟弟,年龄都很小,弟弟还一级视力残疾,她又当嫂子又当妈,精心照料公公和弟妹。公公和丈夫先后罹患肝癌和肺癌,都由她进行护理,端屎端尿、擦洗身体,从不嫌脏嫌累。
(下转第1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