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视频在微信群里广泛流传,视频中的人声称:“口罩消毒残留物是一级致癌物,用口罩前要抖一抖。”
视频里,一名身穿白大褂的人对大家说,口罩在制作中都是要消毒的,这使口罩中有消毒剂环氧乙烷残留。这个人还说,经他们检测,5款口罩都有环氧乙烷,虽然符合国家标准,但是最好在打开包装后,把口罩在空气中甩一甩,这样就能让环氧乙烷含量大幅下降。
那么,消毒这道工序,真的会导致环氧乙烷残留,影响健康吗?就这个问题,记者联系了相关专家。疾病控制专家表示,我们日常佩戴的医用外科口罩不存在环氧乙烷残留物致癌的威胁。对于正规企业生产的口罩,大家完全可以放心使用。
据介绍,环氧乙烷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它确实是一种有毒的致癌物,可以用来制作杀菌剂。我们平时使用的口罩,一般都经过了环氧乙烷杀菌的工序。
但和一般人的理解不同,口罩的环氧乙烷杀菌工序不是先杀菌后包装,而是在完全形成了初包装以后,或是在内包装包好的情况下进行灭菌。
一个口罩,从包装好,到环氧乙烷杀菌,然后在厂里经过解析期,再出厂、仓储、运输、销售,来到消费者手里,至少要经历一个月的时间。而环氧乙烷本身易挥发,出厂时就已经符合国家标准。
据《都市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