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平时很认真地刷牙,肠胃也没什么问题,可是为什么口臭还是悄悄找上了门?早在2012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将口臭列入疾病范围了。它的存在严重影响了社交和工作,让人一开口就被厌烦。
口臭的产生
与细菌有关
80%以上的口臭来源都是口腔本身,称为口源性口臭。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口臭其实是因口腔里细菌太多,产生的气体太多了。
口腔里,一些细菌会将食物中的蛋白质分解、代谢,然后将一些含硫的氨基酸继续分解成带有味道的气体,也就是可挥发性硫化物,可能有臭鸡蛋气味。除了硫化氢,还有甲硫醇、二甲基硫等含硫的气体,这些就是大多数口臭的直接来源。
口腔就像一个微型工厂,无数细菌在阴暗的角落日夜“工作”,啃噬着食物残屑,制造出发酵腐败的臭味,并随人的呼吸散发出来。
在一天中不同时间段,口臭的严重程度有所不同,这是由唾液的分泌决定的,也是为什么一觉醒来之后,口臭比较重的原因。
睡醒后、紧张时、晚饭前,都是口臭的高发时刻。
非口源性口臭
有一部分口臭的来源并非口腔,称为非口源性口臭,多与下列因素有关——
1.吃了重口味食物
摄入过多肉、油炸、高脂肪食物后,或饮酒后,都会有口臭症状。人呼吸时,残留食物的味道就会从食道内传出,从而形成臭味。
2.心理压力大
人每天要分泌约1.5升唾液,而紧张时,天然“漱口水”——唾液明显不足,发干的口腔会变得肮脏,于是异味很快就产生了。
3.总是玩手机
日本口腔专家中城基雄进行研究后认为,连续玩手机超过半小时,就会有口臭。
如果看手机时不说话,下颚不动,不做吞咽动作,就无法刺激唾液分泌,口腔细菌代谢的产物就停留在口腔里。唾液不足的状态持续30分钟,引起口臭的细菌就会增加,从而导致口臭。
另外,长期便秘、有口腔疾病(龋齿、牙龈炎、牙周炎等)、胃肠道疾病、鼻炎等也可能引发口臭。比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会导致口中有特殊的烂苹果味,尿毒症会让患者发出氨的气味(类似尿液的味道)。
做到六点可缓解口臭
1.刷牙时别漏下舌苔
舌苔是舌头上脱落的上皮细胞、食物残渣以及细菌的混合物。舌苔不断形成,同时也会随着进食、漱口或唾液的冲刷不断脱落。口腔卫生差的人常常有很厚的舌苔,细菌的生长会更加旺盛。
舌苔太过厚重的人,使用牙刷或刮舌板轻刷舌苔,会有不错的效果。
2.别不吃早饭
一夜睡眠后,唾液长时间处于分泌减少的状态,起床时,口腔菌群数量大幅增加,容易导致口臭,而吃早饭能促进唾液分泌,可以减轻口臭。
3.午饭后补刷一次牙
午餐后六七个小时,残留在舌头、牙缝中的食物残渣会令口腔内的细菌不断滋生。建议吃完午饭后补刷一次牙。
4.治好蛀牙和牙周病
蛀牙严重时,就会产生蛀洞;牙周炎患者的牙齿周围有很多牙结石、牙周袋。细菌喜欢待在蛀洞、牙周袋里,也喜欢在牙结石表面生长,持续释放臭味。
5.拔掉长歪的智齿
智齿都位于口腔的最深处,再加上有些智齿没有长正,即使每天刷牙,也经常会有食物残留。
6.戒烟
长期抽烟的人,不仅会导致牙齿上有黄黑色的烟斑、结石,舌苔也会变色,还会使口腔内的菌群比例改变,导致口腔异味。
据《生命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