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庞维双)今年,全市194个乡镇和街道依托行政综合服务中心建立了“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服务窗口,统一受理、协办、转办涉及低保、特困救助、临时救助、住房救助等社会救助事项。这是记者日前从市“阳光政务”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
今年以来,我市扎实开展社会救助制度改革工作。运河区、新华区、高新区等地已落实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保障标准统筹,缩小城乡保障差距。同时,强化便民惠民服务措施,全市194个乡镇和街道依托行政综合服务中心,建立了“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服务窗口,民政、住建、教育、残联等9个部门可以统一受理、协办、转办涉及低保、特困救助、临时救助、住房救助等社会救助事项,极大方便了困难群众的救助申请和办理。
另外,各地完善审核确认机制,简化审核审批程序。黄骅市、沧县、孟村回族自治县最低生活保障审核确认权限已下放到乡镇(街道)。为稳妥推进社会救助信息化建设,肃宁县利用政务平台,实现了社会救助申请、审核、审批网上办理,老百姓不出村就可完成低保、特困救助的申请、审核和审批。
着眼于加强基层社会救助经办能力,任丘市、黄骅市、肃宁县等地共投入资金2348.25万元,为每个乡镇配备了社会救助专职工作人员,充实了基层工作力量,确保事有人干、责有人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