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03日
第11版:11

食品袋上的“小标签”将有新变化

如今,一些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经常要看营养标签后再作出选择。目前,《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正在修订,将为消费者提供更准确的食品营养信息标识——

超市中,市民选购商品。

本报记者 李昕也 摄影报道

市民苏华在选购食品时,会习惯性地先看看食品外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很多商家都说自己的食品0糖、低盐,告诉消费者有多健康,我担心多数是噱头,有时看看营养成分表里的数字让人更放心。”

据了解,目前很多食品的营养成分表里只写了5项内容,信息量少了些,而国家卫健委正对《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进行修订,有望将饱和脂肪和糖列入食品营养标签强制性标识。

消费者选购食品

成分表里“找真相”

“买品牌产品,看商家宣传”,这是苏华之前的选购标准。随着近一年来给女儿买儿童食品渐多,她发现“看懂数字挺重要”。

有一次,苏华打算给孩子买挂面,本着“专门给儿童吃的肯定更健康”的想法,买了一款儿童产品。因为在网上看到过关于食品营养成分表的相关报道,苏华怀着好奇心看了一下,“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给孩子买的挂面里钠的含量比成人吃的还要高”。从那以后,苏华买食品前先看营养成分表。

32岁的张女士现在买食品也爱看营养成分表。她告诉记者,自己爱吃薯片,以前经常买一款“非油炸”薯片,认为“不含油”更健康。“看了营养成分表才发现,所谓的非油炸食品不等于无油,我买的这款薯片的热量、钠的含量甚至比其它品牌的高了1倍。”

11月30日,在解放路一大型商超,记者看到标有“儿童专用”“零热量”“0糖、0卡路里”“非油炸”的食品摆满了货架。

查看完营养成分表,记者发现这些标称的“健康食品”,忽悠的成分更大些。以某知名品牌的儿童水饺为例,钠含量为每100克含567毫克,而同品牌的普通水饺钠的含量竟然比其还少120毫克。还有一些商家宣称的“无糖”饮料,其实是“代糖”饮料。

市民陈惠告诉记者,自己平时更倾向于购买“0脂”的乳制品,但看完营养成分表发现,“0脂”只意味着不含脂肪,却不代表低糖、低热量。“还有一些发酵乳,号称高钙,但我对比营养成分表发现,100克高钙发酵乳中钙的含量就比普通发酵乳多14毫克,价格却贵了不少,性价比并不高。”细心的陈惠表示,学会看营养成分表挺重要的,可以避免“踩雷”。

饱和脂肪、糖

将列入强制性标识

食品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是目前消费者选择食品的主要参考信息。我国于2013年推出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规定,要求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5种营养素的含量信息需在营养成分表中强制标识。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虽然很多公众表示“知道营养成分表”,但不到六成人在购买时会阅读,而每5个消费者中只有两人能理解营养成分表所表达的意思。

“现在的确有消费者购买食品时会关注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多以年轻人为主。有的消费者看不懂,会直接问我们‘糖尿病人可以吃吗’‘这种食品含糖吗,容易长胖吗’等问题。”新华路一商超的工作人员说。

在超市购物的孙女士告诉记者,自己65岁了,患有糖尿病,“营养成分表我听说过,但是字小,不仅看不清也看不懂”。

日前,国家卫健委组织对《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进行修订,将“1+4”(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修订为“1+6”(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饱和脂肪或饱和脂肪酸、糖)。消费者通过看标签就可以了解到食品中的油、糖、盐等关键营养信息。

苏华坦言,现在有的食品在营养成分表中会标注饱和脂肪或糖的含量,有的则没有。“希望以后食品的营养成分写得再多点,更明白些,让消费者做到心中有数。”

据了解,修订的标准还鼓励在食品包装的正面,用文字或者图案对营养成分表里的信息做补充说明,利于消费者更直观地了解预包装食品中的营养特性。此外,针对青少年谨慎选择高油、高盐、高糖食品考虑增加提示信息,提醒消费者合理选择。

标识细化监管应到位

“看表”应成消费常识

有业内人士表示,标签上的“一小步”,或将是提高健康意识的一大步。形式简单、直观呈现的食品包装正面标识应加快落实,以促进健康饮食,减少慢性病风险。同时建议消费者,购买预包装食品的时候一定要养成看标签的习惯,通过看标签了解食品中的营养特性。

那么,如何看懂营养成分标签?它们各代表什么意思呢?

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营养与健康研究所教授李胜利介绍,在食品的营养成分表上,一列是反映营养素的种类;一列是每100克食品中各种营养素的含量;还有一列是营养素参考值百分比(NRV),即表示该食品营养素占平均每人日需该营养素的百分比。

李胜利举了个例子:某食品为500克装,营养成分表显示100克该食品的蛋白质含量为12克。一般来说,每人日需蛋白质总量为60克,所以100克该食品蛋白质营养素参考值百分比是20%(12/60×100%=20%),即摄入100克该食品的蛋白质满足了每人每天需要量的20%,这意味着食用500克该食品即可满足平均个体一天的蛋白质需要。

李胜利说,对健康要求高的人群要关注糖的含量。精制糖摄入过高会造成能量过高、营养不均衡,糖尿病患者更需注意;患有高血压的消费者应多关注食品中钠的含量;控制体重的消费者则需更多关注能量标识。

“消费者通过看标签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食品,从而做到合理膳食,提升自己的营养健康水平。”李胜利说,大家在看营养标签的同时,也要注意食品来源组成和添加剂的使用种类数量,如反式脂肪、胆固醇、甜味剂等,尤其是儿童食品。

2021-12-03 如今,一些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经常要看营养标签后再作出选择。目前,《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正在修订,将为消费者提供更准确的食品营养信息标识——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42688.html 1 食品袋上的“小标签”将有新变化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