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26日
第16版:16

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沧州G104)项目部—

筑路人的足迹在路上

吕晶经理(中)一线指挥

现场观摩

紧张施工

又获荣誉

他们远离家乡,以项目为家,过的是集体生活,为的是让道路通达四方。

他们风餐露宿、风雨兼程、不畏艰险;他们爬山涉水、披荆斩棘、无怨无悔。

哪里交通不便利,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哪里有交通建设的需要,哪里有他们劳动的场景。

他们就是筑路人。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沧州G104)项目部来到沧州已经5年了,他们把这里当成自己的第二故乡。G205国道、G104国道,就是他们送给沧州人民的一份特殊礼物。

破难题 披荆斩棘

35岁的吕晶是项目部经理,是项目部二十几个人的大家长和主心骨。作为一个项目技术负责人,各种施工、技术、专业问题都要他来处理解决。

2009年,吕晶从内蒙古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毕业后,便义无反顾地投身于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一线。一开始,他从事工程技术工作,由于踏实肯干、吃苦耐劳,很快便从技术员成长为工程部长、项目技术主管、项目总负责人。这些年,他先后负责过7个项目,曾在多个重点筑路项目建设中立下赫赫战功。

他带领的团队多次受到公司好评和嘉奖,他本人也多次荣获工程局集团、业主公司“先进个人”“优秀项目经理”等荣誉称号。一路走来,吕晶在筑路一线,默默奉献,倾尽全力。他用务实、奉献扛起了企业职责和社会责任,成为一名专啃“硬骨头”的筑路先锋。

吕晶身上有着内蒙汉子特有的憨厚认真。多年的基层历练,让他熟知了公路、桥梁、隧道、路面等多种施工情况,练就了一身硬本事。他既是指挥员,也是战斗员。在急难险重的任务面前,他总是冲在前,干在前。

才30多岁,吕晶已经有了白头发。同事们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大事小事,他都得操心、过问,把年轻小伙儿的头发都给累白了。”数不清多少个日子里,他在工地上挥汗如雨,在办公桌前挑灯研究施工图纸,或是在赶往工地的路上。

G205国道(山海关-深圳)是吕晶在沧州接手的第一个项目。

G205国道是国家干线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国家级干线公路之一,在河北省干线公路网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沧州修筑G205国道的两年多,吕晶带领整个项目部,坚守施工现场,发挥聪明才智,不推诿、不退缩,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终于在2018年底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任务。

施工现场上是一个个忙碌的身影,一个个与困难较量、与险阻博弈的感人故事。原G205公路始建于1995年,公路原来是国家二级公路标准,仅有两条车道,路面宽度为10.5米,且路面破损严重,成为G205的瓶颈路段。改造后的G205公路沧州段彻底改变了这一现状,升级为国家一级公路,双向四车道,路面宽度为23米。对完善沧州市公路网结构,加强与北京、天津、山东等周边省份及城市的经济联系,提升河北交通形象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召即来 来之则战

筑路人的生活单调又枯燥,缺少浪漫,一年到头总是忙于工程,很少有清闲时候。这个项目刚完工,就要马上转移到下个项目。

肩上任务重,工作压力大,生活没有规律。他们的工作生活中没有节假日和星期天的概念,一年到头回不了家是常事。

虽然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很少休假,不能好好陪伴家人,但是这些可爱的建设者们却少有怨言。他们召之即来,尽心尽责,从不言败,铆足干劲往前冲。不论是严寒冬天的夜晚,还是炎热的酷暑,始终以饱满的精神面貌在施工最前沿奋斗着。

吕晶带领的项目部都是80后、90后的年轻人,平均年龄在30岁左右。吕晶常像个大哥哥一样,跟这些比他小不了几岁的年轻人说:“工程人员的家就在项目上,我们虽然远离家乡,但是我们在一起就是一家人。”每天在一起工作,在一起生活,吕晶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时刻提醒他们要务实认真。

负责现场施工管理的技术负责人李保振,紧盯关键部位施工,时刻想着下一步的工作安排,遇到困难时总是第一时间协调、汇报、解决。

翟宝飞是秦皇岛人,是项目部的测量队长。他风里来雨里去,肩扛各种测量仪器设备,来回检查施工点。在机械轰鸣、漫天灰尘的工地上随处可见他的身影,“等通车了,就回来看你们了,你们要多注意身体。”这成为他平时跟家人打电话时说的最多的一句话。

为了实现按期建成通车的目标,筑路人披星戴月、不畏艰苦,立足本职、尽职尽责,全力抢抓施工进度。他们是一群最可爱的人。

路至远 长歌不止

筑路人看重事业也看重家,虽然不常回家,却时刻把家挂在心上。父亲的安康、儿女的学业、妻子的感情让他们牵肠挂肚。这些刚强男子汉把难舍难分的爱深深地埋在心底,化作工作动力,支撑他们一路砥砺奋进。即使在遇到挫折、情绪低潮时,一转念想到亲人的殷切叮嘱,顿时一股温暖流淌全身。

项目组也有不让须眉的巾帼。申斐今年30岁,主要负责试验和人事工作,现在是个准妈妈。杨二倩,32岁,是保定人,负责计算工程量。后勤部的张秀秀33岁,是个山东姑娘。

远离家乡,没机会逛街、约会。原以为在这样的环境下,几个姑娘会怨声载道,可是她们却没有一句怨言。她们说,相比起天天跑现场的男同胞,自己的工作没有什么苦可言。

申斐说:“我们班二十几个女生,现在只有我还在从事这项工作。”女孩子远离家乡,家里人哪有不惦记的。她们说,刚上班的时候,家里人也是不放心。每次来电话,就问:“你们放假吗?什么时候能回来?”后来,也就渐渐习惯了她们从年头干到年尾的工作性质,惦记变成了支持。

为了照顾好这些年轻人的生活与工作,打造“幸福之家”的和谐氛围。吕晶和项目部几位领导想尽一切办法,改善伙食,打造舒适的生活环境。每逢佳节,他们还要组织各种联欢活动,让这些身在他乡的筑路人也能感受家的温暖。

初心不改,用平凡铸造辉煌。“咱也不会干别的,坚持下去,继续给老百姓修路吧。”这是筑路人最朴实的话语。是他们,在一个又一个陌生的地方修路,修完一条,然后是另一条,才让我们享受到四通八达的便捷生活。

看着一条路从无到有,那种快乐是普通人无法体会到的。每次开车走在自己修的路上,吕晶都会感到特别自豪。

2021-11-26 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沧州G104)项目部—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42024.html 1 筑路人的足迹在路上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