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24日
第01版:01

垃圾分类,人人有责

本报小记者(水月寺小学4年级1班) 张文俊

认真听讲解

11月17日,我们水月寺小学部分晚报小记者参观了市垃圾分类体验馆。

在工作人员的讲解中,我们了解到,垃圾桶是“多彩”的:有害垃圾应放进红色垃圾桶,厨余垃圾应放进绿色垃圾桶,可回收物应放进蓝色垃圾桶,而其他垃圾要放进黑色垃圾桶。

展馆里独有的垃圾分类智能机器人小助手更是深深吸引了我们,因为它们开启的方式充满了科技感——红色的需靠超声波开启,绿色的要靠声音开启,黑色的则需要触摸开关开启……真是长见识呀!

大家猜一猜:我们用过的餐巾纸是什么垃圾?也许,你会说它是可回收物。不对,由于它沾水易湿的特性,它属于其他垃圾。让我想不到的还有榴莲壳,因为它坚硬且不易腐烂,所以它不是厨余垃圾。

据了解,每回收1吨废纸,可重新生产800公斤好纸,可以挽救17颗大树。由此可见,将垃圾分类、变废为宝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此次参观,我收获很多,感触也很多。“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会用自己的行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参与到垃圾分类中来!

2021-11-24 本报小记者(水月寺小学4年级1班) 张文俊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41684.html 1 垃圾分类,人人有责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