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9日
第11版:11

快看看手机,一堆APP可能正“自动续费”

消费者本想体验一次短期会员待遇,却在APP服务协议中“默认”或被“强制”勾选“自动续费”。即使有的消费者卸载了APP,“自动续费”也不会关闭,让人不自觉地掉进消费陷阱——

本报记者 李昕也

最近,网友小佳一查自己的手机钱包,才发现几个APP正在“自动续费”,而其中一款APP早就卸载了……这一切,都源于小佳当初在开通会员时忘记将“自动续费”停用。

近日,记者采访发现,小佳的经历并非个例。很多消费者遇到过“自动续费”的情况,不知不觉被扣了“冤枉钱”,有种被坑的感觉。

为享0.98元的优惠

多花18元“冤枉钱”

“我就踩过‘自动续费’的坑。”说起APP“自动续费”,市民王玲玲颇有感触。

有一次,王玲玲喜欢的一首歌曲终于被她在某音乐APP上“淘”到。“但只能试听60秒,想听整首歌曲需要入会员。”为了这首歌曲,王玲玲决定开通1个月的会员。

“打开付款页面,只有两种会员套餐:一种是连续包月,首月付0.98元,次月自动续费18元/月;另一种是连续包季,首季收费18元,次季自动续费45元/季。但‘自动续费金额’的字样很小。”

王玲玲发现,在两种套餐下面,还有一个选项,显示为“同意《自动续费服务规则》,可随时取消”。她告诉记者:“当时我没有勾选,直接点了‘立即开通’,但随即弹出一个窗口,显示‘我已阅读并同意《自动续费服务规则》,知晓会员到期后将18元/月自动续费’,有‘取消’和‘继续购买’两个选择,如果‘取消’,我就不能入会员了,没办法,我只能选择‘继续购买’。”

付款成功后,王玲玲的确享受到了会员的服务。她本来打算临近会员到期时取消“自动续费”功能,但用着用着就忘了。直到有一天,微信里弹出一个18元的续费通知,她这才想起来“自动续费”功能没有取消。

“入会员轻轻一点就可以,但取消‘自动续费’真是太繁琐了。我在音乐APP上找了半天都没找到‘入口’,最后还是在网上搜索才知道怎么关闭‘自动续费’功能。”王玲玲吐槽说。

无独有偶,61岁的孙先生也吃过“自动续费”的亏。孙先生平时爱看电视,看到一些电视剧或电影需要开通会员(30元/月)才能观看,刚学会扫码付款的他,根据电视屏幕上的提示,扫码付款入了会员。

用了1年后,因家里的宽带换了服务商,之前的视频会员不能再使用。“有一天,微信里‘莫名’被扣了30元,我才恍然大悟,虽然会员服务不用了,但‘自动续费’没取消,还会继续扣费。”最终,孙先生专门让儿子帮忙取消了“自动续费”功能。

“自动续费”套路深

一不小心就被算计

记者登录多个音频、视频APP发现,多数会员付费页面均有“自动续费连续包月”和“单独包月”选项,但系统默认的选择多是“连续包月”套餐。

比如购买某视频平台会员,系统会自动勾选“连续包月”。在套餐下方,有一行浅灰色小号字:“首月到期后,则会自动续费。”如果消费者不仔细看,很难注意到。而且,“自动续费”多是默认选项。

记者注意到,还有个别商家限制消费者的选择。在选择开通视频或音频APP会员时,只能选择两个套餐——“连续包月”和“半年包月”。消费者如果不想开通收费较多的单月VIP会员,只能选择连续包月。

据了解,很多APP会员充值中,“连续包月”优惠折扣较大。比起单独包月、季度包月的价格,勾选“连续包月”或者“到期自动续费”选项,价格往往更低。

王玲玲坦言,开通会员都会有提示,如果选择“连续包月”,就可以享受最低折扣价。所以,她在开通时肯定选择便宜的,但后来却忘了关闭该功能。

除了这些套路外,记者还发现,有的商家打着“免费试用”会员服务来“套路”消费者。很多消费者想着先用几天,等快到期时再取消,但多数情况是,不知不觉中就忘了,导致被扣款。

“想体验会员待遇,点击付费后,看到微信发送的‘服务到期前1天自动为您续费1个月,如关闭服务则不再发起续费’的消息才发现,好像有个‘自动续费’选项被默认勾选了,查询后发现果然‘被续费’了。”市民马先生告诉记者,自己在某视频APP上开通会员时,选择了系统默认的选项,结果发现自己购买的是“自动续费”套餐。“所以,现在付完款,我马上取消‘自动续费’。”

消费者注意“附加条款”

自查“自动续费”服务

网盘会员、音乐会员、视频会员……如今,APP服务商纷纷实行付费会员制。为吸引用户,商家还会设置新用户优惠价或首月免费,而这往往和“自动续费”关联,使不少人不经意间掉进消费陷阱。

在APP经营者看来,“自动续费”已经经过用户“同意”,无论是没注意还是忘了关,似乎都是“用户责任”。事实上,用户没注意或忘记“自动续费”,恰恰是中了某些APP服务商的圈套。

“自动续费”字体小、不起眼、标识不清晰,而且很多“自动续费”并不能在APP里取消,“设障”很难说不是故意为之。

《电子商务法》明确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搭售商品或者服务,应当以显著方式提醒消费者注意,不得将搭售商品或者服务作为默认同意的选项。

业内人士认为,一方面,消费维权部门要为权益受损的消费者撑腰;另一方面,监管部门有必要对相关APP经营者进行约谈整改,通过有效措施进一步规范其收费行为。

同时,消费者也要注意APP付费会员的“附加条款”,自查第三方支付软件中是否已潜伏“自动续费”。

那么,如何自查、关闭“自动续费”呢?该人士提示:如果是微信,点击“我的”——“支付”——右上角的“…”——“扣费服务”,然后检查和选择要关闭的扣款项目就可以了。

若是支付宝,就打开支付宝中“我的”——“设置”——“支付设置”——“自动扣款”,检查和选择要关闭的扣款项目。

2021-11-19 消费者本想体验一次短期会员待遇,却在APP服务协议中“默认”或被“强制”勾选“自动续费”。即使有的消费者卸载了APP,“自动续费”也不会关闭,让人不自觉地掉进消费陷阱——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41336.html 1 快看看手机,一堆APP可能正“自动续费”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