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田真
最近一段时间,“95后”郑莹莹在手机上尝试着使用各种适老版APP。在她看来,这些APP既简洁又直观,非常好用,还能节省不少时间,于是开始向身边的朋友们推荐。
“感觉适老模式让人刷手机的时候非常清爽,真希望每款APP都能有适老模式。”
明明是为了方便老年人使用而打造的适老版APP,却获得了年轻人的青睐,究竟是什么原因呢?这些适老版APP被年轻人追捧的现象又能持续多久?
简洁明了体验佳
适老版APP走红
郑莹莹在市区一家公司上班,是典型的“手机控”,每天手机不离手。翻开她的手机,涉及到日常购物、娱乐、衣食住行等相关的APP软件就有40多款。而如今大部分APP都被她调成了适老模式。
适老版APP,是指适合老年人用的手机软件。郑莹莹最开始是在中国联通APP上看到了专门为老年人提供的关怀模式。于是她就尝试着设置了一下,发现关怀版屏幕页面简洁明了、操作便捷,还配有语音播报,平时用到的余量查询、交费充值以及一键联系客服等主要功能都特别清晰。
“通用版首页真的是花里胡哨,还有好多营销活动,一般情况下我都不看。而关怀版直奔主题,用时一目了然,省时又省力。”郑莹莹说,从那之后,她突然觉得适老模式“真香”,各个APP的适老版也就开始用起来了。
今年32岁的王婷最近也成了几款常用APP适老模式的忠实粉丝。她看了新闻报道后得知,有不少APP都推出了严禁广告内容的适老模式。为此王婷特意把淘宝、微博、支付宝、铁路12306、中国农业银行等常用APP都调成了适老模式。
“没想到适老版会这么好用,不仅字体更清晰,而且不花钱不费时就能去广告。”王婷觉得在网上找到了难得的清净之地。
“即便有的APP适老版省去了不少栏目,但其中一些基础功能对我来说已经完全够用了。”王婷告诉记者,她身边不少“80后”“90后”都在尝试使用适老版APP。
适老版APP应运而生
既没广告也无套路
据了解,为了解决老年群体面临的“数字鸿沟”难题,国务院办公厅去年专门印发了《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明确要求推进互联网应用适老化改造,提供更多智能化适老产品和服务。
随后,互联网企业按着相关部门的部署要求,开始积极拓展老年用户市场,及时推出了适老版APP,或是在通用的APP中加入适老模式。
就在今年4月,工信部发布了《移动互联网应用(APP)适老化通用设计规范》和《互联网网站适老化通用设计规范》,着重强调适老版界面、单独的适老版APP中严禁出现广告内容及插件,也不能随机出现广告或临时性广告弹窗。同时,移动应用程序中应无诱导下载、诱导付款等诱导式按键。
记者发现手机上现有的不少APP相关页面设置中有“关怀版”“大字版”“长辈版”“爱心版”等适老模式,并尝试下载了几款常用APP的适老版。
比如把喜马拉雅这款APP直接设置成简单好用的大字模式,就会立马发现页面内容比通用版减少了许多,没有了浮窗、广告以及各类推荐。首页中除了搜索框以外,“小品”“红歌”“评书”“烹饪”等各类音频资源分门别类,想听的都能很快找到。
一番体验下来,记者发现,和通用版相比,适老版APP手机界面的字体更大、更清晰,阅读浏览更顺畅,功能按键更分明。虽然设置内容相对简单,但重要功能一个都不少。最主要的是没有弹窗和广告,没有让人眼花缭乱的跳转、推送,手机使用效率也明显提高了不少。
直击用户需求
才能赢得市场
年轻人乐于使用适老版APP,这看上去有些错位的现象还一度引起了人们的热议。在微博上,“年轻人为何爱上适老版APP”的话题一度登上热搜。究其原因,其实非常简单,那就是击中了用户的需求点。
在高速发展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各大APP平台为了盈利,催生了各种各样的衍生服务,导致功能越来越繁琐,界面信息既多又杂。
海量的信息、乱七八糟的广告、莫名其妙的推广,还有让人眼花缭乱的链接,这几乎成了每个用户难以绕开的上网日常。甚至还有一些平台强制、过度索取用户权限,利用大数据算法,采集用户隐私。
不少年轻人与其说是爱上了适老版APP,更不如说是被逼无奈,只想在适老模式里暂时躲一躲清净。因此,这样一款足够简洁,又便于操作,还能满足基本需求的“清爽”“轻量”APP一出现,就受到了人们的追捧。
业内人士表示,这种现象凸显了如今消费者对互联网产品简洁、易操作的需求,也给互联网企业指出了优化的方向。
如果企业一味追求商业利益,而把用户最直观的的体验感受抛之脑后,最终会被屏蔽。直击用户需求,把消费者的体验、权益真正融入到产品设计中,才能赢得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