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2日
第04版:04

插上音乐的翅膀

他们没有音乐基础,大多来自农村,沧州市第一中学的这些学生用见缝插针式的苦练,换来了“金奖”——

市第一中学合唱团

本报记者 董芳辰 本报通讯员 沈云 摄影报道

“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

沧州市第一中学的一群白衣少年,站在舞台上,用两个声部,完成了精彩的演出,捧回了2021年第五届中央音乐学院全国青少年艺术展演活动河北省金奖的奖杯。

谁也不知道,上台前,由于袜子不统一,他们只好把袜子踩到脚底,半脱半穿地藏在鞋子里面;他们不是专业的合唱团,大多数孩子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甚至都不识谱。

一个月的蜕变,让他们打开了人生的新世界。

海选

比赛那天,沧州市第一中学指导老师赵明君在台下,紧张到双手攥拳,手指抠红了手心。

手捧着奖杯和证书,赵明君依然恍然如梦。回想起组织少年合唱团的前前后后,她止不住感慨万千。

“学生应当是全面发展的,爱好和学习成绩同样重要。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带孩子全面发展。我们有武术、摄影、文学、舞蹈、广播站、吉他等10多个社团,却没有合唱团。”校长于秀娥的这句话,在赵明君心里扎了根。她是一名音乐教师,她想着一定要在学校组建一个校合唱团——这可是一中历史上第一个合唱团。

2020年新生开学时,赵明君变得格外忙碌,她开始着力为合唱团选拔学生。

其实,在她的内心深处,不只是想单纯地组建一个合唱团,她还想带着孩子们参加各种合唱比赛,带孩子们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海选那天,赵明君和其他音乐老师分工合作,她负责筛选女生,另一位老师负责筛选男生。

“来面试的有百十来个孩子,我心里既开心又担忧。”赵明君说。开心是因为自己很快就能组建一个合唱团,担忧这些孩子没有受过专业训练,对音乐一窍不通。

跑调的,破音的,海选过程赵明君听得很煎熬,遇见那些嗓音好的,她都立马给了通过,“不管他们懂不懂音乐”。

经过几天的选拔,赵明君挑出了50多名学生,成立了一中第一支合唱团。

“说实话,一开始我信心并不大,学生之间水平差距很大,能不能合到一起还得看以后的训练。”面对着团员们,赵明君内心很忐忑。

自荐

一天,一位叫刘鑫垚的女生怯怯地找到赵明君,让赵明君组建合唱团的自信心大增。

“老师,我想参加合唱团。”刘鑫垚说。

赵明君对这个女生有些印象,隐约记得是海选中被淘汰的一名学生。赵明君不想打击孩子的想法,让她当场试了几句。

“刘同学,你的高音上不来,低音下不去,实在抱歉。”赵明君实在无奈地说出了真话。

可是倔强的刘鑫垚并没有放弃。

每到合唱团训练的日子,她都悄悄地跟着练,别人唱她也唱,别人不唱,她还唱。

那段时间,为了能够进入合唱团,刘鑫垚课间做完准备工作,就和班上其他合唱团的同学跑去教学楼和其他楼之间的连廊偷偷加练。

那个地方,是他们的秘密基地,人少,也不会影响到其他同学。

刘鑫垚只要一有空,就一遍一遍地练习,晚上做梦,都会冒出半句歌来。同宿舍的好友虽然“怕听她唱”,但是都很支持她。

刘鑫垚的班主任知道了这件事,干脆把自己的办公室腾了出来,让刘鑫垚晚自习的时间做完作业可以去办公室练习。

“班主任给我把办公室腾出来了,里面一个人没有,我就更大胆,更放得开了。”刘鑫垚说。

面试了五次,失败了五次。第六次面试后,刘鑫垚终于成功地成为合唱团里的一员。

“看到孩子为了自己的爱好这么有毅力,我觉得我一定能带着孩子们在音乐的世界里乘风破浪。”赵明君说。

挖墙脚

除了合唱团,学校舞蹈社团的负责人也是赵明君。为了壮大合唱团,她挖起了自己的墙脚。

顾昊梦是一个爱唱爱跳的姑娘,面试的时候,被舞蹈社团选中。偶然的一次,她在排练室跳舞,嘴里哼着歌,那歌声一下子击中了路过的赵明君的心。

赵明君找到顾昊梦,希望她能加入合唱团。

“其实一开始我报的是合唱团,没想到面试那天在外面跳了一段舞,就被舞蹈社团拉走了。”顾昊梦说。

顾昊梦个子不高,齐耳短发,小眼镜架在鼻梁上,一副乖乖女的样子。可是顾昊梦也有她的困难,不识谱。这也是赵明君最头疼的地方。

50多名合唱团成员,只有一两名同学知道什么叫乐谱。

带领大家识谱是一项比较麻烦的工作,工作量大,时间短,零基础起步。

顾昊梦面对密密麻麻的乐谱,一脸茫然,每次试唱都因为不识谱而停顿,一首曲子断断续续。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群孩子们自己私下里苦下功夫,各有各的妙招。

顾昊梦在每个音符的旁边做好标注,用中文发音的首字母来代替音符所发的音。

除了顾昊梦,还有很多孩子都在乐谱上标注着密密麻麻的中文拼音或者英文字母。

就这样,一个星期,大家愣是靠着死记硬背记住了全部音符。

顾昊梦也不负众望,在合唱团里担任说唱主角,语言清晰,节奏流畅,承包了比赛歌曲的整段说唱。

备战

“其实,一开始就是有目标的,想带着孩子们尝试参加比赛。曲子都已经选好了《大鱼海棠》。”赵明君说。

心里一点底也没有,赵明君大着胆子,把孩子们精心准备的第一首曲子做成了视频给2021年第五届中央音乐学院全国青少年艺术展演活动组委会发了过去。

几天的等待,大家心里都七上八下,没想到他们顺利通过初赛,直接进入决赛。

消息在整个年级传递着,孩子们很高兴,赵明君却越来越紧张。

高中生活紧张,既要把知识学好,又要发展兴趣爱好,就只能占用休息时间。

为了给孩子们创造更好的合唱环境,赵明君向学校申请制作合唱台,专门打造一间合唱教室。

校领导非常支持,没过几天就装修好了合唱教室。

紧接着,赵明君又跟学生商量集训的时间,定在了每天中午午休。

最后跟各部门沟通,团委、年级部、宿舍管理等部门,各方面都相继落实完毕。

5月的天气,正午已经很热了。

30多名正式确定参加比赛的学生,吃完午饭赶紧来到合唱教室,投入训练。

他们的团长白一涵小时候学过钢琴,每次她都是第一个到,带着大家先熟悉乐谱。

大家一个个自觉站到队伍中,谁也没有过多的言语,全神贯注地练习。

半小时后,校服上渗出汗水,旋律时而激昂,时而婉转,两个声部,不同的旋律,相互应合在一起,悦耳动听。

夺冠

6月6日,是比赛的日子,因为恰逢高考,大家都放假在家。

那天早上,大家都从各地赶来,河间、献县、吴桥……他们穿戴整齐,来到了沧州图书馆集合。

“我那天七点钟就到了。我坐的第一班从河间到沧州的公共汽车,妈妈陪我一起来的。”合唱团的崔博宇说。

那天早上,大家变成白衣少年,个个朝气蓬勃。

进入图书馆的演播厅,大家摩拳擦掌,拿到出场顺序后,静静地坐在座位上,等待上场。

在候场的时候,赵明君猛然发现,孩子们的袜子穿得长短不一,特别影响视觉效果。可就在大家脱袜子的时候,主持人已提示孩子们要入场了。

赵明君正着急,不知道哪位同学提出来,来不及脱的就把袜子踩在脚底下,穿一半脱一半。

赵明君还没来得及嘱咐大家更多该注意的地方,同学们就站在了舞台上。

台下的赵明君更紧张,她怕孩子们会有纰漏,脸上满是汗水。

“我当时紧张坏了,呼吸都不顺畅,没想到就连平时做动作都顺拐的同学,这次居然一个动作都没做错。”赵明君说。

她没想到,一曲《少年》,让他们成为河北省冠军。

音乐的翅膀

前不久,孩子们收到了组委会的奖杯和证书,都非常高兴。

“拿到奖杯和证书的那天,班上的同学模拟了颁奖现场典礼,还让我发表了获奖感言。我真的很骄傲。”高二16班的白一涵说。

“当我把奖杯和证书拿到家里的时候,我妈高兴坏了,拿着我的奖杯和证书一个劲地拍照,发朋友圈,就像是她自己获奖一样。”高二8班马士尧说。

“我也是,自从我拿了奖,我妈逢人就说,我家姑娘唱歌特别好,经常跟别人炫耀,整得我还挺不好意思。”高二2班的刘家怡说。

赵明君看着孩子们高兴的脸庞,感慨地说,“这些孩子,来自农村的占多数,歌唱可以为他们的生活插上音乐的翅膀,也可以为他们的发展带来更多的选择。”

接下来,赵明君打算再带着孩子们进军国家级的比赛,在孩子们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参加一些大型的校外演出。

“不管成绩如何,一定要让孩子们看看外面的世界,接受新鲜事物并多长见识。”赵明君说。

2021-10-22 他们没有音乐基础,大多来自农村,沧州市第一中学的这些学生用见缝插针式的苦练,换来了“金奖”——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38611.html 1 插上音乐的翅膀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