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菏泽单县2000多位村民被曝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医保账户出现“脑中风”的医保结算记录,涉及5岁的儿童和去世的村民。
单县医疗保障局办公室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针对此事,相关部门成立了联合调查组,针对反应的问题逐一调查核实,对违纪违规等问题一查到底、严肃处理,对涉嫌刑事犯罪的,坚决依法予以打击,绝不姑息。
单县公安局根据调查事实,已依法将涉嫌诈骗的犯罪嫌疑人村医朱爱菊刑事拘留。
一村民多位家人
被“脑中风”
记者调查发现,有孩子刚刚5岁就有了脑中风的医保结算记录;有老人去世很长时间后仍有48次医保消费;而有的村民常年在外务工,一次也没有去过村里的卫生室,名下的医保账户也出现了脑中风的结算记录。究竟是谁在骗取医保资金?
今年7月,山东菏泽单县莱河镇崔口村村民陈士勇在单县中心医院做了一个急性阑尾炎手术,出院后他到村卫生室继续输液治疗,却意外发现自己的城乡居民医保账户上没有钱。随后,他找到单县医疗保障局,查询发现,自己的医保账户竟然被多次盗用。他告诉记者:“这两年我长期在外面打工,没在家,新农合(城乡医保)我始终没有用过,并且我们家人都参与了新农合(城乡医保),都有各自的医保账号,所以我的家人不会用我的账号去买药。”
陈士勇称,自己没有脑中风病史,但医保结算清单显示,他曾因患有脑中风多次在崔口村卫生室有过医保结算记录,而他本人却对此毫不知情。他此前投保的商业健康保险,也因自己的所谓“脑中风”医保记录而被拒赔。他说:“参保之前,我本人没有任何病状。但保险公司给我打电话,说我的这个保单不能理赔,之前投保有个先前告示,其中就有脑中风不能参与投保,说我违背了先前告知。”
根据陈士勇提供的医保结算清单,2016年2月至2019年12月,他有过16次脑中风的医保结算记录,医疗机构名称为崔口卫生室,经办机构名称为单县医保局。
陈士勇通过查询还发现,他的妻子、二弟、三弟等家人,也都有所谓“脑中风”的医保结算记录,尤其是其二弟陈士庚已在外务工多年,从未在村卫生室看过病。
有人去世后
仍有医保结算记录
此事在村里炸开了锅,更多村民查询发现,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就得了所谓“脑中风”,而且大多数都是在崔口村卫生室报销结算的,涉及村民竟达2000多人。
拿着一张张医保结算清单,村民陈雪侠告诉记者,她查询发现全家9口人都有所谓“脑中风”的医保结算记录,其中包括当时只有5岁的女儿。
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有村民去世后还有医保消费。村民陈士印告诉记者,他的母亲孙富梅今年3月就去世了,医保记录显示此后竟然还有48条医保结算记录。
陈士印称,他的母亲生前没有得过脑中风,而且一直和他在城里住,近几年也没有去过崔口村卫生室看病拿药。
采访中,多位村民担心,脑中风的医保结算记录会影响村民正常的升学就业、参军、保险赔付等。而村民们更关心的是,医保账户被盗刷的背后,被套出的钱究竟流向了何方?
村医涉嫌诈骗被刑拘
陈士勇说,事发后,他就此质问崔口村卫生室负责人朱爱菊,对方解释说是因为医保系统出错,并带着礼物到他家里做工作,让他不要声张;而村卫生室的上级单位莱河镇卫生院的院领导也多次找到陈士勇,希望私了,不要扩散此事的影响。
经联合调查组初步调查,2016年至2019年间,单县基层卫生室在看病时需要使用“单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按照操作规程,村医需先登记疾病信息,方可开具处方,录入疾病信息可通过疾病编号、疾病名称拼音首字母两种方式。村医朱爱菊没有按照操作规范如实录入正确的疾病名称,图省时省事,仅通过双击空格键等方式,将疾病编号为“0001”的“脑中风”直接默认生成疾病信息,致使大量村民被“脑中风”。目前,查实的错误信息已纠正。
据联合调查组核查,朱爱菊贪图利益,存在利用虚报诊疗记录骗取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统筹金的行为,每虚报1次诊疗记录,可套取5元诊疗费。2016年1月至2021年9月近六年间,该卫生室共有诊疗记录49633条,涉及总金额564395.29元,实际报销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统筹金376968.03元(其中诊疗费248165元,药品128803.03元)。其中最大一笔诊疗费用50.2元,实际报销27.1元;最小一笔诊疗费用1.84元,实际报销0.92元。目前,单县公安机关正在对其冒用个人信息、虚报诊疗记录获取的违法收入逐项核实。
10月19日,单县公安局根据调查事实,依法将涉嫌诈骗的犯罪嫌疑人朱爱菊刑事拘留。纪委监委审查调查组已进驻卫健、医保等单位开展调查工作,对发现的失职渎职等问题将严肃查处。
据《新华每日电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