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9日
第18版:18

海兴郭桥武术:

兼容并蓄扬武风

本报记者 牛健存 崔儒靖 魏志广 本报通讯员 刘春晓 摄影报道

传承

刀术

舞狮包

枪似游龙、棍如旋风,演练起来刚劲有力、节奏鲜明、首尾呼应……

在海兴县张会亭乡郭桥村村委会门前宽阔的广场,今年67岁的省级非遗海兴郭桥武术代表性传承人郭玉章和几十名村民,演练着郭桥武术。

不练不知道,练起来才发现,郭桥村这些淳朴的村民,人人身怀绝技。

舞棍者,发力刚劲、威猛彪悍;打起拳,节奏迅捷、轻灵舒展;耍起枪,刚柔并济、技法多变……

郭桥武术器械、功法之多,涵盖门类之广,乃至郭桥村尚武之风盛行,由此可见一斑。

博采众长 包罗万象

郭桥武术活跃于海兴一代,传承发展了近500年,是沧州武术重要的一支。历年来,它在武术传承、交流、发展的过程中,汲取了许多其他门派的技艺。

郭保全的徒弟郭连岐,深得郭家武术真传,武艺超群。1963年,他在沧州军分区举办的民兵大比武中获拳打、脚踢、擒拿项目第一名。他还曾在省军区某师特务连服役,担任过省军区擒拿格斗教练,参与编写了国家第三套《擒俘拳》。

“发展到现在,郭桥武术有功力拳、黑虎拳、八极对打、七十二路擒拿手、套子锤对打、十二路连手、八大手等拳套,还有花枪、大枪、剑、朴刀、大刀、三节棍等器械。”郭玉章说,“郭桥武术的气功有桩功、排打功、金罡混元气功。”

有关郭桥武术功力拳、黑虎拳、六合大枪和花枪、玄门八卦剑的记载,可追溯至乾隆32年的郭桥正南院武术,至今有240多年的历史。六合大枪也是在乾隆45年左右,郭氏族人在褚村拜师“神枪”褚连合学到的,至今也有230年的历史。郭桥正南院的武术远近闻名,在天津塘沽、东沽一带也很有名。

“郭桥武术包罗万象,以功力拳为主。功力拳是本门入门拳,分前后两半套,共32式,俗称白猿短拳32式,有一招批六式批一百单八手之说。”郭玉章说。

谈笑间,郭玉章表演起了功力拳。只见他行拳舒展大方,节奏明快、浑厚质朴。“此拳术力随招发,招随势出,形美力强,敏快理随。功力拳内功练气、外功练力,则集健身、防身、医病与一体,有调气、劲力、功架的独特练法。”郭玉章说。

郭连岐说,在郭桥武术的发展中,还根据“武松打虎”的典故,衍生出了舞狮包。表演时,二人舞虎头扮演老虎,和一人打斗,场面十分精彩。如今,舞狮包这项活动,经常出现在当地的节日庆典中。

敞开大门 开枝散叶

“入本门,武德最重。我们以‘未曾习武先识礼,未曾学艺先明德’为师训。”郭玉章说,“本门武术功法讲究德正而行直,德歪而行斜,德正意纯方可练其功。”

郭玉章介绍,习练者入门先练基本功,谓之“抻筋拔骨、调气换力”。作为郭桥武术的入门拳,功力拳可以训练手形、步形、手法、步法和力量运用等,同时练习身法和功力。

接着,习练者要学习“套子锤”“十二路连手”“八极对打”等对打套路,以调气练力,同时加以器械练习。功力达到一定程度且品行端正者,师父再给以“批招”,指导实战,谓之“教乱手”。

据郭连岐介绍,义和团时期,海兴郭桥是重要的分坛。海兴郭桥武术自此得到了全方位的普及和广泛的传播,打破了“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古训。本族与外族一起习练,郭桥分坛声势浩大。

近年来,为了更好地传承,郭桥武术也经亲属、好友传播开来。海兴赵常丰村、赵堤头村、段庄村等地的武术,都出自郭桥。

目前,郭连岐、郭庆林等老拳师还在授徒传艺。郭庆林是郭保全的孙子,深得真传,武艺超群,是海兴县武术名师。他自20多岁起,就开始在本村授徒传艺。当时,他家中学艺者络绎不绝。此后,他又陆续收录了众多弟子,其中,孟国福、郭丰海等人较为出名。

海兴县非遗中心主任李志兴说,2005年以来,海兴县文体部门成立了郭桥武术研究会,录制相关的音像资料20余盘,还设立了郭桥武术学校,以保存、抢救、发扬这一武术门类。郭桥村购置武术器材,整修活动场地,为老拳师授徒传艺提供方便条件。

如今,经过各方努力,郭桥武术的新生力量已经慢慢成长起来。郭玉章等一众传承人,对于本门武术的传承和发展,不肯有丝毫放松,他们积极对外交流、认真寻找好苗子,培养青少年。

世代传承 逐步完善

“说起郭桥武术的起源,还得追溯到明世宗嘉靖元年,距今已有近500年了。”郭玉章说,“那时候,功力拳、黑虎拳流传至我们村。到了民国19年,少林拳由山东无棣县传至我们村,使得郭家武术更加丰富完善。”

“自九世祖郭腾宇公以武艺闻名乡里,海兴郭桥武术在郭桥村以家族形式代代相传,习练者众多,历代都有成名者,到如今已传承15代了。”走到广场上矗立着的郭腾宇雕塑前,村支部书记郭诰强介绍。

郭腾宇武艺高强,曾从军南征吴三桂,夺先锋印,被授予游击参将。后来,他厌倦战乱,不愿为官,获赐盔甲还乡。

“上世纪50年代末,我们这里修水利工程时,出土了这套重30余公斤盔甲。甲已锈蚀,但盔仍完整。”郭诰强说。

在之后的郭氏族人中,十四世郭江经师访友,纵横南北两千里未逢对手,大枪技艺精湛。十六世郭景川熟谙兵法,剿匪屡次获胜,驰名关东,人称“小罗成”。十七世郭若惠曾任民国大总统曹锟家庭武术教师。

十九世郭保全武艺超群,传徒众多。他曾在海丰(现山东无棣县)打擂,将擂主国民党军第十军团总教头曹胜秋打下台,威震乡里。

郭保全还曾与京城著名镖师金师忠切磋武艺,两人武艺不相上下,遂结为好友。郭保全将功力拳传授给金师忠,金师忠将金罡混元气功传给郭保全。这也丰富了郭桥武术的内容。

“经过历代先人的积累,郭桥武术的套路力猛脆快,而无过劳伤气。习练者有心静气顺力通神足之感,练后无气喘变色之状,素有‘男女老少皆宜,功力门多寿星’之说。”郭玉章说。

2021-10-19 本报记者 牛健存 崔儒靖 魏志广 本报通讯员 刘春晓 摄影报道 海兴郭桥武术: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38223.html 1 兼容并蓄扬武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