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7月的东京奥运会开始,国羽经历了奥运、全运、苏迪曼杯、汤姆斯尤伯杯的四重考验——尤其在连续进行的苏迪曼杯和汤尤杯比赛中,国羽在苏杯(团体)和尤伯杯(女团)均获得冠军,汤姆斯杯(男团)获得亚军,从战绩上来说,很好地完成了任务。
但和复苏的女队相比,男队所遭遇的挑战更为严峻——不过必须承认,当下这支处于奥运会后过渡期的男队,还远没到最好状态。
而两冠一亚的成绩,足以成为巴黎奥运周期不错的起步。
“死也要死在场上”
在东京奥运会上,国羽一共夺得2金4银,奖牌数为奥运会各队中的最高,其中这两枚金牌,恰恰都有女运动员的参与。
陈雨菲夺得女单金牌,王懿律/黄东萍夺得混双金牌。如今来到苏杯和汤尤杯的团体赛赛场,国羽女队依然延续着赛场上的强势。
在随后的尤伯杯上,国羽女队的表现也足够令人放心——四分之一决赛3比0完胜中国台北、半决赛3比0击败泰国、决赛3比1力克日本,夺回了上一届丢掉的冠军奖杯。
国羽女队也由此完成惊人的尤伯杯15冠,继续创造着羽坛纪录。陈清晨说“死也要死在场上”。
的确,这一次的冠军,是属于团队的胜利。尤伯杯决赛陈雨菲不敌山口茜,但是队友的出色发挥仍然让冠军没有旁落,这也是当下国羽女队整体实力的证明。
有遗憾,有收获
相比尤伯杯决赛国羽女队所收获到的喜悦,汤姆斯杯上的国羽男队则是留下了一丝遗憾。
决赛中,国羽男队0比3完败于夺冠热门印尼,无缘冠军,错过队史第11座汤杯冠军的同时,也未能实现卫冕的愿望。
两场比赛,两位中国选手都在一段时间里打出了足够顽强和出色的发挥,分别从对手身上拿下一局,但整体经验的欠缺还是交了学费。
不过,在反复的磨砺中,新老交替逐渐完成——2000年出生的小将李诗沣,此前在对阵泰国的四分之一决赛中,就击败了泰国名将昆拉武特,此前他曾连输给对方五次。
对阵日本的半决赛,他更是在双方总比分战成1比1的情况下,击败了世界排名第13位的常山干太。
在双打方面,国羽实力最强的奥运组合李俊慧/刘雨辰并未随队出国参赛,苏杯和汤尤杯也成为了国羽锻炼尝试新配对组合的舞台。
隔绝场外干扰
事实上,在东京奥运会上,国羽就已经刮起了一股新风——征战奥运会的名单中只有谌龙一个人参加过奥运会。但即便如此,这支充满新人的队伍依然成为了奥运会上的羽毛球奖牌最大赢家。
东京奥运周期结束后,国羽的更新换代也仍在继续,谌龙这样的老将淡出可以预见,而新生代选手,需要在未来更多的大赛考验中继续挑起大梁。
男单方面,石宇奇已经多次在国际赛场证明自己,唯一令人担心的就是伤病影响。
作为当下国羽男单的领军人,石宇奇最重要的任务就是隔绝场外干扰,专注保护好自己的身体。
而通过苏迪曼杯和汤尤杯的锻炼,也有更多的新人开始崭露头角——男队除了男单的李诗沣之外,也有翁泓阳、邸子健、王昶等多名新人小将亮相。女队2000年出生的王祉怡、1999年出生的韩悦、“00后”女双小将刘玄炫、夏玉婷等,也都得到了比赛锻炼的机会。
毕竟,现在就说国羽找回霸主地位为时尚早,但这份气质却是我们历久弥新的。3年后的巴黎,一战见分晓。
据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