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范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一直是让家长焦虑和社会关心的一大课题。如今,国家出台政策,给网络游戏企业立规,从源头上对未成年人玩网络游戏进行“管控”。从结果看,“网游新政”已初见成效,减少了未成年人玩网络游戏的时间,保护了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网络游戏对未成年人有着极大的吸引力。未成年人适度接触网络游戏,偶尔放松一下,未尝不可。因此,新政极为人性化,既没有放任自流,也没有“一刀切”全盘禁止,而是给未成年人在周末留出了玩网络游戏的时间。这既为未成年人网上休闲娱乐提供了“入口”,又为防止他们沉迷网络游戏定下了“规矩”。
放下手机,孩子们可以拥抱自然,看草长莺飞;可以竞技绿茵,体会运动的快乐;可以做实验,感受科学带来的乐趣……因此,网游新政的出台有着太多的积极意义。
在为新政叫好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网游新政”的出台并不意味着一劳永逸,想真正把未成年人从网络游戏中拉出来,是一个系统工程,仍需各方共同负起责任。
作为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主体,游戏企业应该增强自律意识和守法意识,主动承担社会责任,遵守相关政策规定,让新政真正落到实处。
当前,一些网络游戏仍不需要认证,也不限制游戏时长。这表明,一些游戏企业拿新政当“耳旁风”。游戏企业不负责任违规之举,无疑会让新政的实效大打折扣。如果放任不管,久而久之,新政就会沦为一纸空文。
因此,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管,加大检查力度,对于未严格落实新政的游戏企业,依法依规进行严肃处理。
让未成年人不再沉迷于网络游戏,家长更应负起责任。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沉迷网络游戏也不是一两天形成的,一些家长的放任、溺爱、监管缺位是一大原因。
另外,“网游新政”实施后,一些孩子虽然减少了玩网游的时间,但观看手机短视频、游戏解说视频的时间增多了,甚至有的孩子用父母的身份信息注册了游戏账号。这些孩子的家长没有履行好自己的义务,没有做到监管到位。
毫不夸张地说,家长的态度是防止孩子沉迷网络游戏的关键。因此,广大家长在孩子使用网络这一问题上,要持续进行正确有效的引导和监管,不能因孩子的吵闹和逆反就妥协。要教育孩子树立正确的用网观念和良好的用网习惯,处理好学与玩的关系。同时,家长要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和自律意识,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自觉抵制游戏的诱惑。
除此之外,家长还应增加对孩子的关爱和陪伴时间,改善亲子关系,不让孩子有“缺失感”。家长更应该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正确用网的榜样,不能整天抱着手机和电脑给孩子错误的示范。
“网游新政”下,谁也不能缺位。只有各方面共同努力,久久为功,才能将未成年人从沉迷网络游戏的泥潭中拉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