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倩
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全市开展城市环境容貌提档升级活动,重点实施拆除违法建设、整治围挡乱立等20项工作。
此次活动预计到今年年底前基本完成。
拆除违法建设
全面排查主次干道两侧红线以内违反用地手续和规划手续的违法建设,对违法建设坚持处理一起,销号一起,直至“清零”。对拆出的空间进行完善提升,做到“即拆、即清、即建、即绿”。
整治围挡乱立
对不是用于将建设施工现场与外部环境隔离的非功能性围挡进行集中拆除,对功能性围挡进行改造提升。
整治“住改商”
对主干道两侧擅自改变建筑物用途,违规开设门店进行商业经营活动的“住改商”,全部恢复原貌,墙体统一进行修复、粉刷。
整治垃圾乱倒
重点治理城乡接合部、背街小巷、老旧居民区、建筑(拆迁)工地及周边等区域,全面消除卫生盲区和死角。
整治污水乱排
对向城区排水管网违法排水、破坏排水设施的行为进行全面整治,整治对象包括:向收水口倾倒污水、排放未达标污水、私接偷接暗管、堵塞收水口等。
整治杂物乱堆
整治主次干道沿街门店店外经营和在城市道路两侧、公共场地随意堆放废弃家具家电、物料、杂物等现象。
整治摊点乱摆
实施马路市场退路进店(市)行动,加强临时便民市场、早夜市和流动摊贩管理,全面取缔占道经营、店外经营,确保乱摆摊点“发现一处、清理一处、巩固一处”。
整治绿化乱毁
建立健全绿地保护监督体系,严格绿线管理,严厉打击毁绿占绿行为。
整治广告乱设
清除破损影响市容和违规设置、有安全隐患的各类广告牌匾,逐一整改销号。
整治道路乱挖
对未经审批随意挖掘城市道路、破坏市政设施的行为进行严格管控、治理。
整治车辆乱停
加强机动车乱停乱放违法行为整治,建立主次干道施划停车位联动保洁机制。加强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停放秩序管理,科学设定投放规模和停放区域。
整治线路乱拉
在中心城区(南至海河路、北至渤海路、东至长芦大道、西至求是大道)77条主次干道、支路及小街巷,对私拉乱接的线缆进行整治。
加快推进垃圾分类
今年年底前,中心城区在公共机构全覆盖的基础上建成3个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各县(市、区)公共机构垃圾分类实现全覆盖。
提升公厕建设和管理标准
今年年底前,全市完成790座公厕的改造提升任务,达到“无异味、冬暖夏凉、冬季有温水洗手”的标准。
开展背街小巷
环境综合治理
加强对背街小巷路面、路灯、井盖等基础设施的整治维修,“一街一策”制定具体整治提升方案。
加大道路
机械化清扫保洁力度
推进“水洗机扫”模式向背街小巷延伸。今年年底前,各县(市、区)主要道路实现“水洗机扫”全覆盖,建成区主要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到100%。
开展市政基础设施治理
今年年底前,所有主次街路的市政基础设施整修工作全部完成。已建成的7个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稳步运行,实现“生活垃圾零填埋、无害化处理”全覆盖。
提升园林绿化管理水平
因地制宜建设口袋公园,增加城市绿量。今年全市新增、改造公园绿地100个,其中包括中心城区20个,其他县(市、区)80个。
开展“精品街道”
“美丽街区”创建
今年年底前,中心城区、各县(市、区)分别完成不少于1个“美丽街区”、1条“精品街道”的创建任务。
推动城市管理平台升级
中心城区和各县(市、区)完善城市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加强供热、供水、供气等市政基础设施平台建设,分期分批对井盖等城市管理部件实施智慧化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