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开学以来,传统学科类培训市场不断降温,少儿艺术类培训市场日趋火热。从声乐到舞蹈,从器乐到书画……这些艺术类培训往往都离不开五花八门的考级测评和比赛展演。不过,一张张噱头十足的证书背后,却暗藏诸多套路和交易。
初赛费用
从300元到600元
“宝贝们的口才课考级证书下来了,通过率100%哦……”一家位于某小区的艺术培训机构在宣传时总会晒出厚厚一摞证书,不少家长看了心动,纷纷慕名而来。
“我们这里有声乐、钢琴、小提琴、架子鼓、吉他、尤克里里、古筝、琵琶、竹笛,还有一些集体课程,包括美术、书法、口才、舞蹈、跆拳道和搏击。”看到有家长前来咨询,工作人员热情地介绍,“一对一课程每次45分钟,单价300元。集体课程60分钟一节单价100元,90分钟一节单价150元。”
带家长参观教室的过程中,工作人员指了指墙上的照片:“我们学校有不少合作的机构,每年都会组织比赛。除那种比较权威的专项比赛以外,还经常有各种综合性的比赛,带点表演性质,获奖也相对容易一些。当然,参加这些比赛是要另外交费的。”
小区对面的一栋二层小楼里,同样塞满了大大小小的艺术类培训机构。“一般4岁就可以开始学小提琴,1节课1小时,学费280元,两个人可以开班。”在一楼的一家儿童艺术成长中心,工作人员侃侃而谈,“我们每年都会提供两次考级的机会,还有一些比赛或者展演。孩子从1级就可以参加各种活动,到时候会把相关资料发到家长群里,具体费用要看组织方,价格区间一般是初赛从300元到600元,决赛从800元到1500元”。
等级测评机构
给培训机构老师返钱
除常规的社会艺术水平考级以外,网上还有不少针对艺术特长生开展的等级测评。
“我们跟社会考级区别也不算太大,都是通过组织学生考试来进行艺术评价。”一家面向全国的艺术特长生等级测评办公室工作人员称,等级测评有以下特点:“一是范围比较广,不像一些专业院校那样有局限性,比如,中央音乐学院只有音乐方面的考级,中国美术学院只有美术和书法方面的考级,我们是综合性的,只要是属于艺术范围之内,都可以进行等级测评。”从相关网站的介绍来看,这家测评机构的测评内容涵盖舞蹈类、声乐类、器乐类、语言类、书画类、武术类、表演类等多个门类。
“另一个特点是时间更灵活。不像有的考级只是在寒暑假进行,我们平时也可以进行测评,只要在考官的监督下,就能对学员阶段性的学习成绩作出评价。”上述工作人员说。
记者以艺术类培训机构老师的身份咨询授权事宜,对方立即表示欢迎。“只要有固定场所和资质证明就行,操作起来很简单。我们签订完协议,可以给您颁发一个培训基地的牌子和授权书。”
至于测评难度,对方坦言,“这个测评主要还是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所以会相对容易些。”
在微信公众号里,记者又搜索到另一家开展全国艺术特长生测评认证的机构。联系相关人员以后,对方发来一份测评认证通知,上面显示该机构的测评范围包括声乐类、器乐类、音乐素养、语言类以及书画类、舞蹈类等。
“作品发给我统一上传。”对方发来收费标准,其中,最低为1级,收费300元,之后逐级递增,10级为550元,演奏级则为650元。
“您是老师吗?是老师的话,一个学生我们返您60块钱。”对方表示:“原则是返百分之十,但是低级别的太少了,所以我们都统一返60块钱。”当记者又问到通过率如何时,对方回应称:“只要不是那种明显很差的,都可以通过的。有特殊情况您可以告诉我。”
测评组织
出现“野鸡机构”
这些测评组织究竟是否权威?记者在中国社会组织政务服务平台上进行搜索,并未查到有关社会组织的登记信息。
事实上,类似这样的社会组织还有很多。民政部在今年公布的第一批地方民政部门依法取缔的部分非法社会组织名单上,全国艺术特长生考评委员会位列其中。5月,民政部、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依法关停了全国艺术特长生考评委员会网站及其新媒体账号,清除了有关网页。
教育部此前也曾发布声明,强调教育部从未成立全国艺术特长生认证中心,从未认可过任何艺术特长生认证机构,也不鼓励学生参与社会机构等相关组织开展的艺术特长生测评与认证活动。
“现在很多比赛被明令禁止,但还是会有一些机构或协会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主要目的还是为了盈利,因为每名参赛者都要交一定的费用,算下来是相当可观的收入。”在中国电影乐团常任指挥张冰冰看来,即使是一些所谓的国际比赛,含金量也并不见得高,“有时候只不过是钻了个空子,看起来高大上,其实并没有多大作用”。
据《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