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近些年,抑郁症患病率越来越高,以至于它成为了“世界精神卫生日”里最受关注的一种精神性疾病。
多年前,抑郁症还是一个新名词,偶尔蹦出来刺激你一下。但如今,我们越来越多地感受到它的存在。比如,我们经常在新闻中看到有些年轻人甚至未成年人,因为这种精神类疾病而自残、自杀,酿成家庭悲剧。
对于这个疾病,社会关注度越来越高,但重视程度仍然不够。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两点不得不提:
第一,很多时候,人们都不把精神疾病作为一个真正的疾病来看待,而是肤浅地认为,一旦有人患有精神疾病,他就成了一个另类了,是洪水猛兽,不可接近。
患者也因为“羞耻心”,主动去掩盖自己的病情,躲避别人异样的目光。长此以往,患者的病情会加重,失去了治疗的最佳时机。
第二,有的人单纯地认为抑郁症只是心理问题,只要出去散散心、跑跑步,凡事想开点就能自愈。其实很多时候,抑郁症是由生理问题和心理问题共同引起的,并非一个简单的判定就能讲清楚。
所以,抑郁症是一个专业的医学领域名称,而不是民间想当然的理解。
我们该如何面对它?
其一,不要把抑郁症简单化。说白了,就是患者不要自己去扛,因为这就是一种病,不是患者一个人能扛得了的。作为患者,必须坦诚地向家人、朋友求助,当然,最重要的是向医生寻求帮助。要充分相信现代医学的技术手段,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其二,不要把抑郁症妖魔化,要有一颗平常心。其实,抑郁症是一种正常的、伴随人类历史很久的疾病。如果整个社会都把疾病特别是精神疾病看作是耻辱,看作是洪水猛兽,这无疑是可悲的。这种狭隘、封闭的思想,对于治疗任何疾病有害无益。
现代医学的最厉害之处,就在于它不仅仅可以治疗病痛,还可以解放思想,它会告诉你,抑郁症不过是一次“心灵的感冒”,就看患者有没有勇气去面对它。
引申开来,就是我们有没有勇气面对自己的内心,正常看待隐藏在那里的缺陷与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