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0日
第03版:03

看电影、学做饭、干农活……

“双减”后 孩子假期生活更丰富

本报记者 刘冰祎 摄影报道

孩子有了更多时间玩耍

假期里,孩子学会了做饭

“双减”政策落地后的第一个国庆假期,市区一些学生和家长感受到了不一样:观赏儿童剧、看电影、学做饭、干农活体验秋收的喜悦……曾经,孩子们的假期被作业和辅导班占去不少时间。如今,他们的课余活动更加丰富多彩,生活更加充实。

学做饭·干农活

在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里,10岁的张晓希过得忙碌而充实。

张晓希在运河区迎宾路小学读书。假期里,学校留的作业不多,并且给学生推荐了一些国庆实践活动。晓希阅读了五星红旗的故事,对国庆节有了更深的了解。她还与父母一起阅读了学校推荐的课外书。

晓希的妈妈姚女士告诉记者,这段时间,晓希还学会了摊鸡蛋饼。“从擦丝、切菜、打鸡蛋,一直到调味、开火、下锅摊,她都能独自完成。”说起孩子的变化,姚女士挺高兴。

以前,晓希放假要上辅导班。姚女士坦言,那个时候孩子累,她也累。如今,孩子的假期更纯粹了,多了生活这节“实践课”。孩子看了儿童剧,还看了电影,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劳动,体验生活的美好。

在运河区朝阳小学上学的佳祐跟着父母回了沧县老家,跟家人一起秋收。佳祐的妈妈李女士说,“双减”后,佳祐的辅导班都停了,但是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并没有受影响。假期里,佳祐还主动要跟着父母回老家帮爷爷奶奶收玉米。“下雨后,地里湿滑,佳祐深一脚浅一脚踩在里面,帮我们把掰下来的棒子装袋运出来,干得可起劲儿了。”李女士说。

市民王女士的女儿小涵正在市区一所中学读初三。假期里,小涵在学习之余,也忙里偷闲去看了电影《长津湖》。“初三是初中学习的关键时刻,孩子假期也没停止学习,但是该有的放松还是要有。她很早之前就想看这部电影了,看过后感触颇深。”王女士说,看电影的过程中,小涵数度被震撼。“那是一段真实的历史,是我们祖国,革命先烈浴血奋战的真实反映。我很庆幸生在了和平年代,也很感恩先辈的英勇付出。”看过电影后,小涵这样对妈妈说。

市民房女士的儿子正上初一。房女士说,“双减”政策落地后,孩子拿回家做的卷子比以前少了。假期里,孩子好好补了觉,还回老家帮忙干农活。后来因为下雨,孩子没怎么出门。复习之余,孩子还看了平时没时间看的电视节目。

轻松·兴趣

在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里,运河区迎宾路小学布置了多项实践活动,供不同年级的学生自由选择。

讲述五星红旗的故事、制作国庆手抄报、探寻老沧州、畅游大运河……迎宾路小学副校长姚淑荣表示,这些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可以使孩子们更深入的了解家乡,提升孩子的家国情怀。

姚淑荣告诉记者,目前,迎宾路小学严格落实“双减”政策要求,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学生每天的作业总量控制在60分钟内。鼓励学生多读书,多进行体育锻炼,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素质。

在新华区实验小学上学的晨晨也度过了一个没有许多作业的愉快假期。“以前,孩子经常写作业写到很晚。现在作业少了许多,孩子的课余生活轻松了。他喜欢画画,现在有更多时间画画了。”晨晨的妈妈告诉记者。

2021-10-10 本报记者 刘冰祎 摄影报道 看电影、学做饭、干农活……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37191.html 1 “双减”后 孩子假期生活更丰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