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庞维双)日前,市海洋和渔业局发布2020年海洋生态状况公报。公报中表示,我市管辖的海域海洋生境(生境是指物种或物种群体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总体良好,生物群落结构基本稳定,赤潮灾害风险相对较低,滨海湿地鸟类资源丰富。这是记者近日从“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
2020年,我市重点开展了全市海洋生态基础监测、海洋生态保护红线区监测和赤潮灾害早期预警监测等相关工作,共布设监测站位114个,监测内容涵盖海洋生境、生物多样性、湿地鸟类和海洋生态灾害等方面,监测方式包括船舶走航监测、卫星遥感监测、无人机监测、现场踏勘与调查等,共获取各类监测数据1.3万余组。
监测结果表明,2020年,我市近岸海域水质秋季优于夏季。禁止类海洋生态红线区(黄骅古贝壳堤省级保护区)无人类开发活动迹象,贝壳堤自然形态保持良好;保护区内被绿植覆盖,覆盖率达到90%,主要为草本植物和少量灌木。限制类生态红线区(沧州歧口浅海湿地、南排河北海域种质资源保护区、南排河南海域种质资源保护区)邻近海域海水沉积物环境符合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同时,我市海域未发现水色异常现象,各环境基础指标未见异常,所获浮游植物种类均为常见种,未发现有毒赤潮藻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