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09日
第03版:03

网游新政下的第一个“十一”假期——

孩子还沉迷在游戏之中吗

本报记者 马晓彤

新政出台后,孩子玩游戏的时间大大减少了

今年的“十一”假期,未成年人迎来网游新政下的第一个长假。记者采访发现,大部分孩子减少了玩网游的时间,但仍有一部分单机小游戏没有限制未成年用户。一些孩子玩网游的时间少了,但是观看手机短视频、游戏解说视频的时间增多了。

孩子玩游戏

时间大大减少

前段时间,国家新闻出版署要求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实名注册和登录的用户提供游戏服务等。

国庆期间,记者采访了市区多名家长。他们大多表示,孩子确实玩游戏少了,有家长也看到了孩子身上发生的变化。

马女士和丈夫工作比较忙,儿子从小就喜欢玩手机,放学回到家手机也不离身。

对于实施防沉迷的措施,马女士举双手赞成。现在儿子只有放假才能玩一个小时的手机游戏了。“只能看看电视,做一些户外活动,他的转变很大。”马女士说。

陈女士的女儿上初一,对于游戏比较沉迷。新政出来后,陈女士女儿在假期时玩手机的时间大大减少,也喜欢去小区里运动玩耍了。

但也有家长称,孩子减少的游戏时间都用来观看直播、短视频了。

15岁的俊豪今年上高一。说起新政,俊豪认为没有太大影响。高中课业繁重,俊豪玩手机的时间本就不多。

国庆假期中,虽然玩游戏的时间少,但是俊豪抱着手机的时间却并不少。俊豪的爸爸表示,虽然孩子不玩游戏了,但是刷短视频的时间长了,有时还会观看游戏解说视频。

记者采访了几名高中生。他们当中,多数人都会观看游戏视频直播,还有一些学生会自己拍摄短视频上传到视频平台。

“平时在学校摸不着手机,放假时就想玩一玩。同学们都在玩,我不玩就跟不上他们的节奏了。聊天都找不到话题。”俊豪的同学小辉说。

记者发现,一些短视频平台有“青少年模式”,但一些家长告诉记者,“青少年模式”可以手动关闭。

仍有游戏平台

未执行新政

就未成年人网游防沉迷新政落实的情况,记者对手机应用市场中几款热门游戏进行了简单的测试。

记者下载了“开心消消乐”“哈利波特:魔法觉醒”“王者荣耀”等几款热门游戏,并用未成年人的身份信息注册了游戏账号。

记者测试发现,这些游戏在登录时均需实名认证,有游戏在登录前提醒“未实名认证的用户不能使用任何游戏服务”。非游戏时段,在实名认证结束后,游戏界面弹出相关防沉迷提示“未成年人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20:00-21:00进行游戏”“因您未成年,当天游戏时间结束,并退出登录”。

有家长向记者反映,仍有些游戏不需要认证,打开就能玩,也不会限制时长。

记者注意到,一些单机游戏根本不需要身份认证,甚至注册都不需要。在一些游戏平台,一些标注单机版的游戏打开即可进入。还有一些益智小游戏,也不会限制时长。

有人网上售卖

“破解版防沉迷软件”

新政施行后,奥文的妈妈刘女士发现她的手机聊天软件中多了好几个网络群。群名称多为“防沉迷破解”“反沉迷”等。在群聊天记录中,有人在网上售卖“破解版防沉迷软件”。

刘女士称,这些应该是孩子为了玩游戏加入的聊天群。群里有人表示,这种破解版软件可以将游戏中限制游戏时间的程序破解。加上对方好友后,需要先转给对方50元钱,并将游戏账号和密码发给对方。

刘女士询问孩子得知,奥文确实转给一个人50元钱,但游戏没有破解,账号依然有限制。

市区张女士告诉记者,她的儿子今年上小学四年级,平时比较喜欢玩游戏。儿子使用她的身份信息注册了游戏账号,有时会玩到很晚。

对此,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杨帆表示,孩子缺少自控能力,很容易就会沉迷游戏,影响视力和学习。防止孩子沉迷游戏的关键是家长平等地与孩子沟通,确定玩游戏的时间。

2021-10-09 本报记者 马晓彤 网游新政下的第一个“十一”假期——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37140.html 1 孩子还沉迷在游戏之中吗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