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2021年09月30日
第11版:11

年轻人为啥争相“晒存折”

今年以来,社交平台上刮起了一股“存折热”。不少年轻人跑去银行柜台专门办理这项业务,这让已慢慢淡出的存折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中——

网络资料图

本报记者 田真

前几天,“95后”刘丽华去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办理了人生中的第一本存折。她在小红书账号上晒出了自己的存折照片,并留言:今后开启储蓄生活,争取每个月都能存一笔钱进去。

众所周知,当前年轻人更习惯用银行卡消费,用微信、支付宝等APP理财。存折似乎只是老年人的专属,有的人甚至都没见过存折长什么样子。

那么,存取款都不方便的存折为何开始“反潮流”,受到年轻人的青睐呢?这股“存折风”到底又会刮多久呢?

为了每月有“余粮”

年轻人开始办存折

刘丽华在市区某公司上班,参加工作已经有3年,每月能挣到4000元左右的工资。除去租房、吃饭、逛街购物等日常花销,一个月下来工资所剩无几,刘丽华有时候还要用花呗、京东白条借钱消费。

“最近我看到小红书上有些年轻人在用存折攒钱,很想试试,就到银行办了一本存折。”刘丽华说。

“第一笔就存了500元,存了1年定期,利率并不高,希望以后能陆续往里存钱。”看到崭新的存折,刘丽华坦言,自己并不在乎存款利率的高低,办存折主要是为了能够攒住钱。

今年5月份,28岁的郑佳在工商银行办了一张存折,并把之前存在银行卡里的钱都转到了存折里,存成了定期。“存折使用起来不如线上支付方便,但就是因为这种‘不方便’,才能管住自己这个‘月光族’。”

今年以来,有不少像刘丽华、郑佳这样的年轻人去银行办理存折。记者在小红书上搜索“存折”二字,能看到众多用存折存钱的内容分享。在评论区还有各种互动留言,“开一个存折需要多少钱”“存折最低起存金额是多少”“哪家银行的存折利率更高”等。一时间,大家的存款热情被点燃,存折成了不少年轻人理财的新选择。

社交平台“晒存折”

“月光族”相约存钱

记者了解到,小红书平台有不少用户都会定期分享存折存钱的心路历程,这类内容很容易引起大家的情感共鸣,浏览量和点赞量都非常高。

“看到小红书上有很多人都在办理存折,我也去办了一个,开始‘强制存款’。”小红书上的一名用户写道。

由此可见,年轻人的“存折热”与社交平台的助推有关。不过,其选择存折,最根本的目的还是希望能够攒下钱。

记者随机走访了市区三家银行,了解到目前使用存折存钱的利息并不高,还会根据存款的多少以及存入年限有所浮动。1万元1年定期的存款利率大概在2.0%至2.25%,如果选择零存整取的方式,收益还会更低。

记者采访发现,即便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是有一些年轻人选择用存折。“用存折取款需要到银行,会比较麻烦,再加上提前支取会损失利息,所以有时就会控制消费欲望,这样能在不知不觉中把钱存下来,做到‘强制’存款。”一位办理存折业务的年轻客户说。

刘丽华坦言,她的自制力太差,不仅是“月光族”,甚至还时常负债。她告诉记者,之前把钱存在银行卡里,各种购物平台又可以绑定银行卡,手机支付太便捷了,感觉钱只是一个数字,花起来不觉得心疼。到月底一看账单,只剩傻眼。“去银行办张存折,又不绑定任何支付方式,挺好的。虽然这种方式有点死板,但是对忍不住‘剁手’的人来说,真的很管用。”

而郑佳之所以选择用存折存款,除了控制消费欲望以外,也觉得这两年各类网上平台存钱的收益越来越低。作为理财“小白”,从去年8月份开始,郑佳跟身边的朋友一起买基金,当时感觉基金市场形势大好,梦想着可以大赚一笔。

“我总共买了两万元的基金,赔掉了6000多元,被割了‘韭菜’。”郑佳懊悔极了,她觉得自己不懂基金盲目投资,还不如老老实实去银行存定期来得保险。“经过了这次基金市场的‘毒打’,我和身边的朋友都去银行开了存折,毕竟这能带给人安全感。”

存钱意识值得鼓励

长久坚持才是关键

根据央行相关报告显示,全国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892亿元。在全部逾期借款人中,“90后”人群几乎占到一半。我国“90后”人群平均负债大概是12.7万元。如果不会理财存钱,未来欠款数量只能越来越多,这将给年轻人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

微博上“年轻人怎样克服冲动消费和拥有存款”“年轻人是先攒钱还是先消费”“‘90后’有多少存款才正常”“疫情后年轻人报复性存钱”等话题频繁登上热搜,从中不难看出,年轻人在“野性消费”后开始思考,并尝试作出改变。

对于年轻人办存折存钱,也有人提出质疑。有网友表示,“感觉年轻人存住钱的并不多,办个存折可能是为了跟风晒图而已,坚持不了多久”,也有网友对“存折真能帮助年轻人存钱”表示怀疑,更有网友觉得“存折并不是最佳的理财方式,年轻人还是要提高财商,学会投资”。

业内人士认为,社交平台上掀起“存折热”,说明现在的年轻人开始转变观念,尝试克制消费欲望,有了存钱的意识,这是好事情,值得鼓励。不过,办存折不是跟风、走形式,要想有收获,长久坚持才是关键。

2021-09-30 今年以来,社交平台上刮起了一股“存折热”。不少年轻人跑去银行柜台专门办理这项业务,这让已慢慢淡出的存折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中——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36697.html 1 年轻人为啥争相“晒存折”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