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9月30日
第05版:05

志愿路上夫妻档

黄骅的刘孟鑫和王桂芳是相濡以沫的好伴侣,他们有一套特别的“情侣装”——志愿者红马甲。他们10多年并肩携手走在志愿服务道路上,收获着“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快乐——

志愿服务是刘孟鑫和王桂芳的共同爱好

刘孟鑫(右)正在参与志愿服务

本报通讯员 高箐 张帅 本报记者 张 丹 摄影报道

9月22日下午,下班后的王桂芳和丈夫刘孟鑫没顾上吃晚饭,就匆匆赶到黄骅市区一个小区的图书室里,帮忙整理书籍。

其他志愿者看到这两口子到来,开玩笑说:“夫妻二人真是形影不离啊。”

王桂芳和刘孟鑫笑了笑,继续做起了工作。

共同的爱好

王桂芳和刘孟鑫都是老师,又都爱做志愿服务工作。自从他俩夫妻的身份被别的志愿者知道后,走到哪里,他俩似乎都成了焦点。

每当别人开玩笑说起来时,刘孟鑫都会笑笑说,这是他们夫妻俩共同的爱好。

确实如此,王桂芳说,从谈恋爱到结婚,他们俩一直都比较谈得来。

除了工作和日常生活,他俩共同的爱好就是做志愿服务。

47岁的王桂芳是黄骅市第四中学的一名数学老师,45岁的刘孟鑫是黄骅中学的一名化学老师。

王桂芳说,两人最初的志愿服务,是10多年前从学校开始的。

按照正常上班时间,学校里的老师早上8点之前到学校就可以,但因为要做志愿服务,王桂芳和刘孟鑫的到校时间要提前到早上6点半。

刘孟鑫的志愿服务工作是在学校门口做交通管理志愿者,为学生们上学“保驾护航”。

王桂芳则负责在学校里打扫卫生,整理摆放学校门口的自行车。

那时候,两个人的孩子,一个上小学,一个上幼儿园。为了能让孩子吃上饭,王桂芳经常要在早上7点半志愿服务结束后,买了饭再匆匆赶回家。

王桂芳说,那时候家里两个孩子比较小,她不做志愿服务,也不会有人指责,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她觉得身上有一种责任。

“关键是,当看到学生们来到经我的手打扫干净的校园,我就有一种满满的欣慰感和成就感。”王桂芳说,每次做完志愿服务后,她心里总是特别高兴。

后来,王桂芳偶然得知社区里需要志愿者,她和刘孟鑫一说,两人当即决定报名。

再往后,只要他们有时间,总会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活动,在新的“岗位”上继续并肩“作战”。

每天忙到晚9点

去年,黄骅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王桂芳和刘孟鑫作为志愿者,成了大忙人。

每天一下班,他们就参与到志愿服务工作中去。

他们到社区里帮忙打扫卫生、入户宣传、收捡小区边边角角的烟头。

因为做这些,他们家的晚饭时间改到了晚上9点钟,“想下班后就回家做饭、吃饭,根本来不及。”王桂芳说。

令王桂芳欣慰的是,他们的行动感染了很多人,也带动了很多人。

那段时间,王桂芳和其他志愿者在海园市场负责打扫卫生。

海园市场是一个卖蔬菜、海鲜等产品的市场。市场里经常会出现一些烂菜叶和收拾海鲜弄到地上的脏水。

刚开始,王桂芳他们来到市场拿着笤帚打扫,再拿着拖布擦地面。有些商户并不理解。

也有商户会问她,“大姐,你在这干一天,给你多少钱?”

王桂芳说,他们是志愿服务,不要钱。

“那你做这个图啥,又脏又累的。”

王桂芳说:“你不干、我不干,大家都不干,这里的环境卫生怎么办?”

听王桂芳这么一说,有些商户不好意思了,有人抢过她手里的笤帚,也有人抢过她手里的拖布,更有商户专门给他们送上水和水果。

从那以后,市场里的商户卫生意识提高了很多。

后来,王桂芳听有的商户说,看王桂芳小小身板拿着拖布,在那吭哧吭哧干活儿,实在有点于心不忍。

王桂芳开玩笑说,第一次感觉她不到一米六的身高,不到50公斤的身板起了这么大的作用。

夫妻俩带动一群人

到现在,王桂芳回忆起在海园市场做志愿服务的场景,心里还觉得很温馨。

那段时间,刘孟鑫则成了入户宣传创建文明城市的志愿者。

晚上回到家,两人会谈谈志愿服务活动中的见闻和收获。一想到自己为创建文明城市贡献了一份力,两人成就感就满满的。

在王桂芳和刘孟鑫的带动下,他们的孩子也加入到了志愿服务活动中。

王桂芳的女儿如今已上大学。这两年,每年放假回家,她就会加入到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中。

他们全家曾经一起参加疫情防控期间的志愿服务活动,做小区的安全“守门员”,成为小区里的一道风景。

除了自己的两个孩子,他们的很多学生也加入到了志愿服务队伍中。

2019年,王桂芳的学生看到她做志愿服务,便跟她说,再有志愿服务,能不能带上他。

孩子的提议让王桂芳有了新的想法。她希望孩子们在好好学习的同时,也能增加一份责任感。

那段时间,王桂芳在黄骅市的一个小区做志愿服务,她看到小区中心广场的水池旁有烟头和卫生死角,需要好好清理一下。

几经考虑之下,王桂芳在自己班的家长微信群里发了通知:如果有愿意让孩子参加志愿服务的家长,可以在群里报名。

那次,王桂芳准备征集20名志愿者。几分钟的时间,20名家长就报了名。

那个周末的早上,王桂芳和刘孟鑫带着几十个学生在小区里捡烟头、打扫卫生。

小区居民不住地夸奖孩子们,也有很多小区居民加入到他们的队伍中。

那次之后,王桂芳说,很多家长向她反映,志愿服务增强了孩子们的责任感,自家的孩子也不像原来那么娇气了。

2020年,王桂芳和刘孟鑫又组织过一次这样的活动,除了自己班的学生,很多别的班的学生听说后,也积极地参与进来。

王桂芳说,以后他们还会不定期地组织这样的活动,让孩子们心中有更多的爱和责任。

奉献中收获快乐

“帮助别人,快乐自己”,是刘孟鑫夫妻二人的共同信仰,也是他们多年来一直在践行的志愿初心。

如今,刘孟鑫夫妻二人已经在志愿之路上携手走过了10多年。

从最初参与学校的志愿服务,到后来在社区进行志愿服务,再到参与暖心早餐屋、爱心书屋、敬老助残、巡河护河、疫情防控等志愿活动,这一路上,他们收获的都是快乐和满足。

因此,两人还荣获过“黄骅市优秀志愿者”“优秀防疫志愿者”等荣誉称号。

“虽然每天忙忙碌碌,但是志愿服务让我们感受到自己微小力量凝聚的大温暖,我们觉得非常有意义。”刘孟鑫表示,只要别人有需要,他和爱人就会及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王桂芳说,她做的志愿服务都是非常小的事,但这些事带来的获得感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

王桂芳记得自己班上曾经有一个学生,他在单亲家庭长大,性格比较孤僻,跟很多同学都处不来。

在这个孩子姐姐生病住院期间,王桂芳和这个孩子的妈妈天天电话联系,给予了这个孩子很多学校外的帮助。

后来,这个孩子被王桂芳感动,性格慢慢变得开朗起来。他和班上的同学相处得越来越好。

有一天,这个孩子还主动向王桂芳提出要加入志愿服务队伍,因为他从王桂芳那里感受到了爱,他也想把这种爱回馈出去。

王桂芳说,孩子这种成长曾一度让她喜极而泣。

前几天,王桂芳和刘孟鑫聊天时,谈到了以后的志愿服务路。

王桂芳说,今年她已经47岁了,她的想法是,退休了也要把志愿服务工作继续做下去。

王桂芳说,可能到那时候,她和爱人的身体不再像现在这么好,能力也有限,但至少可以做一些简单的志愿服务。

刘孟鑫也说,从青年时的在各自岗位上进行志愿服务,到中年时的情侣款“志愿红马甲”,再到老年后的携手为大家服务,两个人能这样志同道合地度过一生,光想想就很幸福。

“更幸福的是,在奉献中我们收获了无数的快乐。那种快乐就叫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王桂芳说。

2021-09-30 黄骅的刘孟鑫和王桂芳是相濡以沫的好伴侣,他们有一套特别的“情侣装”——志愿者红马甲。他们10多年并肩携手走在志愿服务道路上,收获着“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快乐——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36682.html 1 志愿路上夫妻档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