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作为一个演员真的应该要沉淀下来,别走那么急,要有时间静下来,慢一点,思考一下,如果想做这个职业,有热爱,你才能坚守。” 在第十一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电影大师班,演员巩俐谈到对年轻演员的建议。
曾被剧组“退回”
谈起与电影的缘分,巩俐说到小时候在大礼堂看电影的经历,但当时她不觉得自己能做一个电影演员,“我妈说你当演员可能不行,因为你眼睛不够大,也不够白,以后就当老师吧。”
长大后,喜欢唱歌的巩俐分别去几家师范院校报考,但被评价声音太低,不太适合当音乐老师。直到遇见老师尹大为,对方建议她试着考一考表演。
“我当时就像是一张白纸,但是我很喜欢模仿很多东西、模仿人。就尝试去考学,但是我没有想考电影学院,我觉得我拍不了电影,我可以考考话剧,可能会成为一个话剧演员。”最终,巩俐考入中央戏剧学院影视班。
从《红高粱》《秋菊打官司》,再到近几年的《夺冠》《兰心大剧院》……在观众心中,巩俐的演艺事业始终顺风顺水。不过她透露,自己也曾被剧组“退戏”。
大一暑假,巩俐曾得到一个拍电视剧的机会,她坐了一夜火车去成都试戏,结果导演只是简单见了一面,没有试戏、没让念台词,就让她回去等消息。
直到第二天老师开玩笑说,是被他们退回来了吧,她才反应过来。老师鼓励她趁假期好好练台词,去掉山东口音。巩俐说,当时她有点受打击,现在很多年轻学生肯定也会有这样的经历,没关系,被退回来就继续练就好了,不要悲观。
虽然错过拍电视剧,但新的机会也随之降临,后来巩俐被张艺谋发掘,出演电影《红高粱》,就此开启银幕生涯。
从《秋菊打官司》进入电影
虽然从《红高粱》走向大银幕,但巩俐坦言,直到拍摄电影《秋菊打官司》,才觉得真正进入电影。
她说,那部电影拍摄有“伪纪实”的感觉,摄影机在哪演员都不知道,她戴着耳麦围着围巾,也收不到什么提示,想怎么演就怎么演,80%的戏份都是如此,“所以那时候你如果真正进入那个角色,就可以像在舞台上表演一样,自由度很高。”
那之后,她对影像的感觉、跟摄影机之间的关系就不一样了。
演员要用心感受
这次拍摄《兰心大剧院》,巩俐也有了类似当年拍《秋菊打官司》的感受。
“创作不是那么简单,用了4个月时间,导演给了我们充足的自由,拍摄中其实有很多困难,但是身临其境之后觉得是应该做的。我们找到一些废墟,还有自己搭的景,环境不是很好,但是在那个环境下拍了这样的电影,很不容易,我们都是全心投入。”
从影多年,巩俐有多部经典作品,然而提起“演技”这个词,她却有不同的看法。
“我觉得这个词就不太对,‘演技特别好’就变成一个技巧了。演员是不需要什么技巧的,用技巧塑造人物就会很生硬,所以‘技’就不要用了,用心去感受就好了。”
她认同娄烨导演所说的,“一个好的演技就是忘了演技”,并进一步谈到,技巧应该是在准备角色的过程中,当角色有特殊身份、技能时,演员应该提前做准备。
她提到《艺伎回忆录》中有一个扇子的动作,当时练了几个月,每天练几千下,终于成功了,结果电影里只展现了一秒钟,“你练完之后这个技巧可能就长在你身上了。”
再如拍《兰心大剧院》时,娄烨说主角要在天黑时拆枪装子弹,让她练拆枪,但枪已经生锈,她练到手破还一直坚持,最后那个镜头被删掉了。巩俐说,“但我也理解,这个技能需要长在于堇(角色名)身上,拍不拍都不重要了。”据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