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省印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双减”实施方案,倡导各学校设立每周1天无作业日、教师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作业。
(据9月22日《沧州晚报》2版)
探索开展寒暑假学生托管服务、家庭作业不能成为家长作业、倡导各学校设立每周1天无作业日……“双减”之下,学生作业布置得越来越少,但不意味着家长不用再操心孩子的学习,更不是家长“躺平”、老师“佛系”。
“双减”不是“躺平”,“双减”减少的是学生的负担,而不是减少父母的责任和老师的教育教学质量。
“双减”之下,家长更需作表率。孩子不上补习班了,回家之后又没有作业,家长该怎么安排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呢?有的家长会陪孩子一起读书,陪孩子进行体育锻炼,陪孩子一起成长成才;有的家长索性就不管孩子了,自己出去玩乐或者在家里玩手机;有的家长甚至直接把手机“奖励”给孩子,让孩子尽情“畅玩”。
“双减”减掉的是孩子的学习压力,而不是为人父母的监护责任,对孩子自控力以及学习习惯的培养,家长所能起到的作用是不容小觑的。
“双减”之下,老师更需用心。“双减”的到来,大作业量的题海战术显然是行不通了,如何用少而精的作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是老师要研究的课题。
更需学校和老师关心的是,如何做好课后托管服务以及寒暑假学生托管服务。因为这不仅占用老师们原本休息的时间,还会由此带来教育、管理、安全等诸多问题。
“双减”之下,学校教学才是“正餐”。过去的校外培训“加餐”太多,不仅会影响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也破坏孩子们学习的“胃口”,让他们出现厌学情绪。
“双减”之下,学生仍需努力。学生自己有了更多的课外时间,这个时间用来干什么,决定着孩子的未来。那些管得住自己,有目标、有理想并为之努力的人,未来肯定更加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