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祁晓娟 摄影报道
9月22日14时,冯超驾驶着333路公交车马上到文景苑南门站了。一名乘客看到车快来了,赶紧快跑两步。
那天阳光很足,再加上赶车着急,乘客跑得满头大汗。
这名乘客上车后,公交车长冯超从“百宝箱”中拿出纸巾:“快擦擦汗吧。车上开着空调呢,别把你吹感冒了。”
这名乘客愣了一下,之后连忙道谢。
“我知道你,你就是冯超。”这名乘客竟然叫出了他的名字,“我在报纸上看见过有人对你道谢……”
难忘的鞠躬
冯超,今年39岁。作为一名公交车长,他开公交车已经18年了。
2018年,冯超来到新开通的333路公交线路,成为一名公交车长。他热爱自己的工作,乘客评价他服务态度好,说话和气,热情周到。
冯超介绍,333路公交车的线路长,一趟跑下来需要55分钟左右。一天跑4圈、8趟,这条公交线路对于他来说,再熟悉不过了。“我爱人说我,晚上睡觉说梦话都在背站牌。”冯超说。
今年7月发生的一件事让冯超至今难忘。
那天雨下得很大,在沧县检察院站,一名没带雨具的乘客上了车。
这名乘客是一名20岁左右的女孩,已经被雨淋得浑身湿透。上了公交车后,她的衣服还滴滴答答地往下滴水。
这名乘客一上车,冯超喊住了她。“我这儿有一次性雨衣,你赶紧拿一件穿上。”冯超对她说。
刚开始,女孩没意识到公交车长正在跟她说话。
冯超又把这句话重复了一遍,女孩这才缓过神来。她说了声谢谢,走到冯超身边,拿走了一次性雨衣。
这名女孩在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站下车。令冯超有些意外的是,女孩站在后车门的位置,给冯超深深鞠了一躬。
这名乘客表达着对冯超的感激,冯超也被这名乘客感动了。
“冯超,你的快递到了。”不爱购物的冯超经常收到快递,同事们都知道,冯超不买别的,他专买一次性雨衣。每次他都会多买一些一次性雨衣,不仅会放在自己车上的“百宝箱”内,还会分给各个车长。
“百宝箱”
记者看到,冯超的“百宝箱”设置在车厢一个角落,是冯超专门为乘客提供便民服务的。
这个“百宝箱”里“宝贝”可真不少,口罩、纸巾、一次性雨衣、创可贴、针线包,甚至还有给手机充电的数据线。
“乘客们有需要,都可以在这拿。”冯超说。
有一阵,常有乘客忘记戴口罩。口罩成了冯超从“百宝箱”里免费送出最多的物品。“有的乘客因为没有口罩,不能乘车,急得团团转。”冯超说,遇到这种情况,他就赠送,曾经有一天他送出去10多个口罩。
现如今,乘客们基本都知道了乘公交车必须戴口罩,冯超才不再需要频频送口罩了。
有一次,一位在沧州高铁西站准备上车的乘客,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口罩戴上。冯超看见,乘客的口罩有点儿脏了,便拿出一个新的口罩。“您用这个新口罩吧,你的口罩该换换了。”冯超说。
这名乘客连连道谢。
“百宝箱”中的物品都是冯超自掏腰包购买的。“我把能想到的东西都买了。”冯超说,就是为了给乘客予以方便。
有一次,一位乘客上车的时候不好意思地说:“我手机没电了,不能扫码,可以登记乘车吗?”
“当然可以。”冯超登记完乘客的信息后说,“你的手机是什么型号?我这里有数据线,车上可以充电。”
那名乘客很是惊讶,连连道谢。
很多乘客常年乘坐333路公交车,和冯超已经成了好朋友。
冯超在微信上建了一个“公交车333路乘客群”,乘客自愿入群。
每当公司换了新的运营时间表,冯超会把它发到微信群里让乘客调整时间,别耽误出行。冯超说:“我有时也会问问乘客,对我们的服务有什么意见,可以在微信群中提出来,我们改正。”
车厢如家
冯超开的公交车特别有辨识度。
乘客一上车,就能看到红色的塑料花、绿色的藤蔓装饰着车厢。一只只彩色蝴蝶点缀在车厢的显眼处。
这些装饰品都是冯超买的,然后自己动手把车厢“打扮”好。
冯超说,车厢是他利用业余时间一点一点装饰的,今天想起来添个绿色的藤蔓,明天会将几朵好看的玫瑰放在车厢中。
渐渐地,车厢变了模样,让人一眼就能认出他的车来。
冯超说,一人一车,这辆车就像自己的家一样。他希望让乘客一上车就有了到家的感觉:舒适、温馨。
很多乘客也是通过这辆车认识了冯超。一位乘客说:“冯超的车最好看。”
在完成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冯超愿意多花些心思让乘客坐得更加舒服。
天气变凉的时候,冯超还会在车厢扶手上绑上绒布,让乘客摸起来既舒服又温暖。
下班后,冯超很少能按时回家。他会从“百宝箱”中拿出自己提前准备好的工具,打扫公交车。小刷子、海绵布……冯超想方设法让车厢干净、整洁。
“为了不让擦过的车厢有水印,我试了很多方法,把洗衣粉和纯净水按比例混合,用海绵布擦,这样就没有水印了。”冯超说。
冯超不仅保持自己的车厢干净,他还成立了一个帮扶组。张光明、马悦、韩福强、吕文龙等都是333路的车长,他们利用下班后的时间,一起帮助其他车长打扫卫生死角。“我们的目的是让更多的公交车成为乘客们温馨的‘家’。”冯超说。
“截停”背后
冯超是一位热心肠的公交车长。几年前,他先后加入了两个公益组织。业余时间,他就“变身”一名志愿者去做好事。
在冯超的私家车上贴着一个标语:“我是一名志愿者,如果有需要请截停我。”冯超说,他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想要帮助更多的人。
在一次志愿活动中,冯超认识了东光县南霞口镇丰果村村民王春香。
7岁时,王春香因意外高位截瘫,从此与轮椅为伴。现如今,王春香和父母、女儿生活在一起,日子过得很窘迫。
从2014年到现在,冯超就一直帮扶王春香。他定期送去米、面、油,还有衣服。到了王春香家,冯超和志愿者一起帮王春香打扫院子,收拾屋子。
冯超一段时间不去王春香家,就会给她打个电话,问问家里的情况怎么样了,有什么需要帮忙的。
经过几年的相处,在王春香的心里,冯超就像她的亲人一样。
在疫情防控期间,冯超还当起了防控志愿者,主动承担社区的各项防疫工作。
“线路有终点,服务无止境。”在工作中,冯超从一点一滴做起,要求自己做好服务。他在公交车长的岗位上工作了18个年头,安全行驶里程50万公里、零事故;年服务乘客5.9万人次,零投诉。2020年,冯超获得“狮城好青年”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