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孩子们放学后有了更多的自由时间去选择自己喜欢做的事。
近日,记者采访发现,放学后,在小区里玩游戏的孩子多了,口才、声乐等兴趣班也开始升温。
游戏刮起“怀旧风”
“弟弟喜欢玩‘三国杀’卡牌游戏。我想带他出来买一套,让他和小区里的孩子们一起玩。”在运河区新华小学旁边的商店里,记者遇到了带着弟弟出来买“三国杀”卡牌的尤浩。
22岁的尤浩告诉记者,他的弟弟上小学五年级。以前,弟弟每周末都要去辅导班学习,根本没有多少时间能自由支配。自从“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弟弟原本被课外辅导班占据的周末空了出来,有了更多可以玩的时间。
尤浩说,上周末,他在小区里发现弟弟正和几个小伙伴玩“三国杀”卡牌游戏。这让尤浩颇感意外,因为“三国杀”这种卡牌游戏是他初中时候玩的,后来很少有小孩玩了。如今,看到11岁的弟弟玩起这款怀旧游戏,不禁让他想到自己儿时和同学玩卡牌的情景。弟弟告诉他,以前时间紧张,同伴们都奔波在各个辅导班之间,很难凑够5个人一起玩。“如今,大家每逢周末都会带着自己喜欢的东西,和同伴们去分享。”弟弟说。
此外,记者发现,除了卡牌游戏外,悠悠球等玩具也引来不少中小学生关注。上初二的王益是一位刚入坑的“新人”玩家。王益看着同学用悠悠球玩出各式花样后,也喜欢上了玩悠悠球。
“玩悠悠球时必须站着,而且抛球和接球都可以锻炼手臂力量,这样总比没事躺在床上盯手机好。”王益的母亲说,她挺支持儿子玩悠悠球。
新华小学旁边一家商店的老板告诉记者,因为“双减”原因,不少孩子周末有了自己的时间,开始关注实体玩具,像挂卡式“风火轮”小汽车、芭比娃娃等玩具的销量,比以前有所提高。
益智玩具受追捧
王梓健是一名小学三年级的学生。父母本不想给他报补习班,但看到身边的人都报,迫于“形势压力”也只得给他报了几个。
随着“双减”方案的实施,王梓健摆脱了繁重课外作业的束缚,有了更多时间玩拼乐高积木了(上图)。以前,因为繁重的作业压力,用大量的时间来摆弄乐高积木是不敢想的。现在,王梓健不仅能自己玩,还可以带着乐高积木去找小伙伴们“切磋技艺”。
家住市区华西小区的宋明喜欢玩“拼装模型”。他追求的不仅仅是简单拼装,还有涂装、喷漆、改造、做场景等更为复杂的创作。这类的创作不仅需要技术,还需要时间。以前,作业多,课余时间少,他一件作品断断续续需要做半年。如今,宋明可支配的时间多了,制作模型的速度也快了不少。
记者了解到,自“双减”政策实施后,不少家长希望孩子能多参加户外活动或玩一些动手又动脑的游戏,希望孩子在玩耍的同时也能学到东西。因此,那些益智类玩具颇受家长和孩子青睐。
记者发现,在一些网购平台上,像乐高积木、超轻粘土、榫卯式拼装模型等益智玩具都有着不错的销量。一款超轻粘土玩具的月销量达到1万多件。客服表示,最近这段时间,店里的各种益智玩具销量明显增多。
音体美类兴趣班升温
记者发现,这段时间以来,报名参加各种兴趣班的孩子人数明显增多。
近日,记者在运河区的一家口才艺术培训学校看到,不少家长在排队等着接孩子回家。薛女士告诉记者,自从孩子停了辅导班后,周末闲了下来。她空闲时教孩子炒菜和烘焙,而爱人喜欢钓鱼,周末没事时便会带孩子去垂钓。薛女士和先生都有工作在身,不能时时盯着孩子,便把孩子送到了兴趣班。
在另一家声乐兴趣班门前,也是人头攒动。一位兴趣班负责人表示,孩子周末有了更多可自由支配的时间,一些家长怕孩子在家只会玩手机、看电视,便将孩子送到了兴趣班,希望孩子能学点美术、声乐、舞蹈等,掌握一些才艺。这段时间以来,来兴趣班咨询、报名的家长明显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