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祁晓娟 摄影报道
她是一位全职妈妈。
“我虽然没有工作,但是每天不得闲,比上班还累。想想家人的不理解,我每天委屈得想哭。”说起全职妈妈的生活,张慧明红了眼圈。
“每天委屈得想哭”
因为家庭的特殊情况,张慧明无奈当起了全职妈妈。
张慧明今年32岁。大学毕业后,老家在保定的她来到沧州打拼,在我市一家房地产公司从事销售工作。
张慧明的丈夫是邯郸人,大学毕业后来到沧州一家汽车销售公司上班。
二人经人介绍相识并结婚了。一年后,孩子出生了。
孩子出生后,一个难题摆在小夫妻面前:孩子谁来照顾?他们的父母都没有办法来帮他们看孩子。
张慧明曾想雇个保姆照顾孩子,可他们既缺少经济实力,又不放心把孩子交给别人。
一边是工作,一边是孩子,面对着这道选择题,张慧明和丈夫讨论了很长时间后做出了艰难的决定——辞职。
张慧明就这样回了家,当起了全职妈妈。
原来上班的时候,她虽然会加班,但是有假期。她只要把分内的工作做好也就没啥事儿了。休息日的时候,她还可以和同事、闺蜜去逛街、吃饭。
“回家”这个选择对于张慧明来说,有点不甘心。“我当时可是做到了金牌售楼员的位置。”
她在本该拼搏的年纪做起了全职妈妈,重心突然由工作转移到了家庭生活上,张慧明适应了很长一段时间。
刚辞职在家的时候,张慧明觉得全职妈妈并不难当。谁知一段时间后,张慧明觉得自己这个判断错了。
每天早晨,她起床后就开始围着孩子转。哄孩子睡着之后,她还要做饭、洗衣服、收拾屋子……
对于一个全职妈妈来说,她的工作没有白天、黑夜之分,给孩子喂奶、换尿不湿,夜里她至少醒四五回。
有时候张慧明抱怨,她在家带孩子太累了,老公下班回家后也不知道帮她干家务。
张慧明唠叨的时间长了,老公也会抱怨:“你又不上班,只不过在家带带孩子而已。我承担着养家的重担,压力也很大啊。”
每当这时,张慧明总会流下委屈的眼泪。她觉得自己在从事着一个没有工资、全年无休的“职业”。
张慧明说,她不愿意做一名全职妈妈,如果可以选择,她希望和老公互换,让他来看孩子。“希望孩子上幼儿园后,我能重归职场,就是不知道自己到时还能不能适应快节奏工作。”张慧明抱着孩子说。
“照顾大的丢小的”
儿子小风去上学后,家住市区一中前街附近的冯萍萍下楼买菜,开始准备午餐。做好饭后,她不放心地给住在盐山的婆婆打电话,问问今天女儿过得怎么样,想妈妈了没有。
冯萍萍今年37岁,是一位陪读妈妈。她有一儿一女,女儿还不到3岁。她住的沧州一中前街附近的这套小房子,是4年前就买好的。当初买房就是为了让儿子小风到沧州市区上初中。
这套房子在4楼,只有60平方米,房龄有20多年。冯萍萍住在这里,时常想念她原来位于盐山县城的大房子。她的房子有140平方米,客厅开阔,阳光满满。
虽然在市区买房了,但之前一家人还是生活在盐山。9月1日,她的儿子小风到沧州市区上初中,冯萍萍也正式开始了她的陪读生活。
为了陪读,她离开了丈夫和女儿,同时也辞职了,从一个职场人员变成了将做饭当成生活重中之重的“煮妇”。
生活单调,这并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她和丈夫、女儿的分离。
周一到周五,她陪儿子在沧州市区上学,只有周末才能回家和家人团圆。
刚刚分开的前几天,冯萍萍给女儿打电话,她在电话这头哭,女儿在电话那头哭。
有一天,女儿想妈妈,哭得很厉害。晚上10点,冯萍萍安排儿子睡觉后,开着车回到了盐山县城的家。“我边开车边哭,到了家,女儿一头扑到了我的怀里,再也不肯松开。”冯萍萍说。
第二天早晨5点,冯萍萍又开着车回到沧州市区的家,给儿子准备早饭。
想到这种生活还要持续下去,冯萍萍有点难过。“明天就是周末了,我老公就会带着女儿来看我们,或者我和儿子回家待两天。”
冯萍萍说,一家人分居两地,就像牛郎织女一样,等到周末的时候才能团聚。
她计划着过一段时间,等小风适应了这里的学习和生活之后,就把女儿接过来。虽然房子小一些,她也担心女儿会打扰儿子学习,但是她不想再过与女儿分离的日子。
“害怕变成黄脸婆”
9月6日上午11点30分,许倩正等待孩子放学。站在运河区迎宾路小学门口,她看着周围来接孩子的家长,大多是老年人,心里竟涌出一丝酸涩。
说起当全职妈妈,许倩心中满是无奈。
以前许倩在一家保险公司上班,她的爱人在医院上班,夫妻俩工作忙,经常加班,儿子聪聪就一直跟姥姥、姥爷生活。
一开始,聪聪的学习成绩还算得上是中等水平,可自从上了四年级之后,聪聪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成了班级的后几名。
许倩着急了,爱人脸色也不好看。
姥姥、姥爷只能照顾聪聪吃饱穿暖,辅导聪聪学习的事儿一点也帮不上忙。聪聪还迷上了网络游戏。有一次,聪聪竟拿着姥爷的手机,偷偷在网上充值了600元钱。
“我觉得我错过了孩子成长的一些关键阶段。”许倩决定,辞职自己带孩子。
一开始,身边的许多人都不太理解她辞职带孩子的这个决定。尤其是孩子的姥爷,许倩觉得他看自己的眼神都不太一样了。还有许倩的朋友,得知她不工作以后,经常打电话问她在家干嘛呢。
为了不让自己变成人们眼中的“可怜人”,许倩尽量让自己生活得丰富些。每天早晨,送孩子上学后,她就开始打扫卫生、买菜,为孩子准备一天的饭菜。晚上,她陪着孩子一起写作业。周末,她带着孩子去野餐、逛公园。
再有空闲时,许倩会回趟娘家看看老人;有时她和朋友约着看场电影;有时孩子学校有活动,她也会去帮忙。
许倩最担心的是她会和社会脱节,变成不问世事的“黄脸婆”。为此,她给自己报了一个瑜伽班,丰富自己业余生活。
让许倩欣慰的是,儿子聪聪有了很大的变化,学习成绩稳步提升,性格也越来越开朗。“我觉得我的付出是值得的,尽管我心里也常为辞职而失落。”许倩说。
“自由人”的压力
许多全职妈妈为孩子放弃了工作,为家庭放弃了社交,在人们眼里成了“自由人”。其实她们本身也承受着很大的心理压力,生活得并非人们想象中那么快乐。
日前有一位全职妈妈找到心理咨询师于丽丽,述说自己的烦心事。
她家中有两个孩子,大儿子正值青春期,小女儿刚上小学。最近,两个孩子相继厌学,在家中闭门不出,她自己也变得抑郁起来。她的丈夫对她怨气颇大:“这些年你也不上班,不就在家里带带孩子吗?孩子也没带好,你自己反倒还抑郁了?”丈夫的埋怨让她更加郁闷。
于丽丽在与这位妈妈的交谈中得知,这位全职妈妈对家庭、对丈夫、对孩子有着深深的愧疚,常常觉得孩子出问题是因为自己做得不好。“我是个好妈妈吗?怎么样才能做一个完美的妈妈?”这些问题经常纠缠在她的脑子里。
于丽丽说,这位全职妈妈的情况并非个例。全职妈妈相比职场妈妈,价值感更低,遇事会更加苛责自己,一旦孩子和家庭出现问题,总觉得是自己做得不够好,把责任都归咎到自己身上。
“全身心投入到孩子生活中的妈妈,时刻关心着孩子的点滴成长,这也是她生活的重心所在,也是她们的价值感所在。一旦她们的付出没有得到回报,或者没有得到家人的认可,她们会变得失落和委屈。”于丽丽表示,女性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在决定做全职妈妈的时候,一定要对自己面对的生活有一个全面的考量,并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尽量让自己生活得丰富而快乐。
(文中主人公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