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2021年09月19日
第07版:07

增高针 不是谁都能打

可能诱发肿瘤、脊柱侧弯

“增高针”是一个俗称,它的正式名称为——注射用人重组生长激素。

生长激素不能乱用,不能因孩子身高不理想就给孩子注射。随意注射这类激素,不但无法增高,而且可能给孩子身体埋下严重的健康隐患。

生长激素可以用

不等于零风险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儿科主任郑荣秀介绍说,近年来,医学上用于治疗矮小症的增高针被部分家长奉为“长个儿神药”。在刚刚过去的这个暑假里,就有不少家长带孩子到这家医院咨询,表示很想给孩子注射。

“注射用人重组生长激素,是治疗儿童矮小症的药物。”郑荣秀介绍,人工合成的重组生长激素是通过“基因重组大肠杆菌分泌型表达”这一技术生产的,在氨基酸含量和蛋白质结构上与人脑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是一致的。

既然生长激素可以促进生长,是不是就可以给个子矮的孩子用呢?

郑荣秀说:“对于符合适应症的身材矮小儿童,人重组生长激素能起到促进身高增长的作用。但是,它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依赖于儿童矮小症的病因、治疗时的年龄、骨龄、遗传靶身高(这项指标可以说明患者本身的生长潜力)以及整体的身体健康水平,只有在治疗过程中严密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不断调整剂量,才能保证有效性和安全性。”

暂时长不高

可别“拔苗助长”

每个父母都希望孩子能长高,但若不了解孩子的生长规律,甚至过度催长,那么孩子不仅个子不会长高,还可能会性早熟。最终,孩子的骨骺可能会过早闭合,导致成年之后身材矮小。

“家长应了解儿童身高增长的正常规律。如果出生时平均身长约50厘米,第一年平均增长25厘米,第二年约10厘米,第三年约8厘米到9厘米,3岁以后到青春期前,每年增长约5厘米到6厘米就是正常的。

“青春期发育后,女孩每年长高约7厘米到9厘米,男孩约8厘米到10厘米,也是正常的。”据郑荣秀介绍,如果发现孩子的生长偏离了轨道,或生长速率下降,就应该首先到儿科内分泌科或生长发育专科门诊给孩子做全面检查,在确定病因后,再遵医嘱治疗,千万不能盲目用药,更不要从网上的不明商家那里购买生长激素。”

也有些家长,相信“二十三,蹿一蹿”的说法,即使发现孩子身高比大部分同龄人矮或身高不达标,他们也不带孩子就诊,总觉得自己家孩子长个儿晚,相信“过几年就能赶上来”。

对此,郑荣秀表示,孩子的生长发育确实存在个体差异,但目前,由于孩子们的营养都比较充分,因此长个儿晚的机率比较低。特别是这种情况——孩子不挑食也不厌食,却比较矮。这时,“晚几年自然会长高”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

“遗传是决定身高的主要因素,父母的身高对孩子影响很大。但后天因素也极为重要,合理的营养、适当的运动、充足的睡眠以及轻松愉快的环境,都有利于儿童身高的健康增长。”郑荣秀建议,首先,要保证孩子睡眠充足,尤其是在生长激素分泌旺盛期(夜间22时至次日凌晨3时),务必让孩子经常处于深睡眠状态;其次,要保证孩子膳食摄入充足、营养全面;最后,一定要让孩子每天坚持运动,每次运动至少持续20分钟到40分钟。

增高针是处方药

不能随便打

郑荣秀说,生长激素促进长高的作用,只对骨骺未闭合的儿童有效。另外,当女孩骨龄已达到14岁到15岁,或男孩骨龄已达到16岁到17岁,或当孩子虽年龄小,但骨骺已基本闭合时,即使注射生长激素,也无济于事。

有些孩子的身高本来在正常范围内,同时,根据生长曲线预测,孩子18岁时身高大约1.7米左右,并不算矮小。但有些家长对此不满意,坚持要给孩子打增高针。还有些家长,因为希望孩子将来当篮球运动员、模特,所以希望通过注射增高针,让孩子再多长几厘米。

“若骨骺未闭合,注射生长激素是可以再长高的。”郑荣秀表示,“不过,判断哪些人需要注射这类生长激素,是一个非常专业的问题,绝不是想打就能打!”

儿童的身高增长受很多因素影响,有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营养因素等。医学上,对于判定是否算身材矮小是有严格定义的,并不是“比邻家同岁孩子矮半头”那么简单。此外,在评估身高时,还要看生长速率。3岁以下儿童,每年身高增长不到7厘米;3岁到青春期前儿童,每年身高增长不到5厘米;青春期儿童,每年身高增长不到6厘米,才属于生长迟缓。

“若怀疑孩子身材矮小或生长迟缓,家长首先要带孩子去医院,请专业医生进行全面评估,尤其要做骨龄检查。”郑荣秀说。

骨龄检查,就是检测骨龄与实际年龄是否相符,可用来辅助诊断被测者是否有潜在疾病。正常情况下,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龄就会相应增长,但性早熟患者骨龄常明显超前。尽管其实际身高按年龄来看明显高于同龄人,可是若按其骨龄来评估,身高却常常落后;青春期发育延迟或性腺功能低下症患者,骨龄往往滞后数年。当实际年龄与骨龄不一致时,应依据骨龄来判断生长潜力和发育状态。

郑荣秀解释:“如果通过专业检查,发现有明确的原发疾病,如各种全身慢性疾病(如肿瘤、风湿免疫性疾病、过敏疾病等)、甲状腺激素缺乏、肾上腺皮质激素缺乏或过多等,就应首先治疗这些疾病,再考虑身高的问题。”

据郑荣秀介绍,目前,儿科常见的可使用生长激素治疗的情况主要有:特发性生长激素缺乏、特发性矮身材、特纳综合征等。“即使符合适应症的身材矮小儿童,也需在全面评估后,才能考虑应用生长激素。”郑荣秀表示,有些患者可能不适合应用生长激素,或应用无效,甚至可能会被它诱发肿瘤。

资料显示,目前与生长激素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主要有——

良性颅高压、糖代谢异常、甲状腺功能低下、色素痣、手脚变大、局部肿大、皮疹及中耳炎等。

还有的孩子在注射生长激素后,会出现股骨头滑脱、脊柱侧弯等现象。

据业内专家介绍,给孩子注射生长激素,因制剂不同、体重和敏感性不同,每月费用也不同,一般在人民币3000元至15000元之间,且往往需要注射2年至5年,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据《科技日报》

2021-09-19 可能诱发肿瘤、脊柱侧弯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35657.html 1 增高针 不是谁都能打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