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钱冀敏 本报通讯员 李世文 摄影报道
9月8日上午,河间市意馨农业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工作人员在董事长曹巨英的带领下,来到河间市教体局,捐赠4吨速冻食品,向广大教师表示慰问。
4吨速冻食品送老师
曹巨英笑着对河间市教体局负责人说:“老师们辛苦了!这4吨云吞送给老师们品尝,表达我对老师们的敬意。”
据了解,这次捐赠的速冻食品已发放到河间市一中、河间市二中、河间市第一实验小学、诗经村学区等20多个河间市直和农村教育单位的食堂,供老师们免费食用。
河间市第一实验小学校长赵增成表示,教师节老师们欢聚一堂,在食堂一起吃着热腾腾、香喷喷的云吞。大家非常感谢意馨农业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对老师们的关爱。
曹巨英介绍说,这次捐赠的速冻云吞可以说是绿色生态食品,原料都是意馨农业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生产的,蔬菜是合作社种植采摘的,肉类也是合作社养殖加工的。
曹巨英在北京打拼多年,2014年回乡投资创业,流转土地7303亩,成立合作社发展特色种植养殖。
2015年,意馨农业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依托其数千亩原粮和蔬菜生产基地,投资1000多万元购入先进生产设备,建设高标准化生产车间,成立了速冻食品公司。公司主要生产水饺、云吞、汤圆、粽子等。现如今,产品行销北京、天津、山东、辽宁等地,年产量4000余吨,解决了当地100多人的就业问题。
没上过学是最大遗憾
今年70岁的曹巨英是北京意馨集团董事长。她是从河间市景和镇石灰屯村走出的女企业家,如今在北京经营着3所养老院、11所幼儿园。她曾荣获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北京市优秀创业女性、北京市巾帼建功先进个人等荣誉。
曹巨英感慨地说:“我兄弟姐妹六个,从小家里穷。父母重男轻女,我没进过校门,没上过学是我最大的遗憾。”
特殊的成长经历,让曹巨英非常重视教育。除了此次为老师们捐赠速冻食品,她还为村上的小学捐赠桌椅、维修校舍、给孩子们购置服装……她希望家乡的孩子们能接受更好的教育,将来少走些弯路,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虽然曹巨英没有上过学,但是她非常肯吃苦。她五六岁时就照顾弟弟,七八岁就到地里割草。后来参加村上的集体劳动,无论是挖沟还是推土,她都比别人跑得快抢着干。手上磨出泡,她咬牙坚持,肩膀被勒肿了,一层层脱皮,她也没有退缩。
正是凭着敢闯敢干的劲头,曹巨英16岁时就被推选为村妇女主任,18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民兵连长。
曹巨英不想在村里待一辈子。经过深思熟虑,21岁时,她不顾家人反对,只身到北京打拼。她先在建筑工地干临时工,木工、瓦工、油漆工等,她什么活都干。后来,她找到了在粮店的工作,没有文化她就从最简单的抖面袋开始。虽然工作脏点累点,但比起在建筑工地干活儿轻松多了。
打拼过程中,曹巨英尝到了没文化的苦头。刚开始上班时,她因为不识字,坐车坐反了方向。不会写字的她,都不能自己填写表格……
后来,粮店不景气,她就自己创业做面食加工,蒸馒头、烙大饼,她一个人一天能加工500多公斤面。
除了勤劳肯干,曹巨英还凭借自己灵活的头脑,捕捉着商机,她开饭店,后来又办养老院、建幼儿园……生意越做越大。
“永远是石灰屯的女儿”
“她不是从乡间走出的最富有的企业家,却是非常有爱心的企业家。”河间市景和镇石灰屯村村民这样评价曹巨英。
个人事业红火了,反哺家乡父老乡亲的念头时常萦绕在曹巨英心头。
以前连接河间市景和镇石灰屯村与沧县崔尔庄镇后均庄村的是一条4公里长的土路。这条路是村子与外界连接的主要道路。路不好走,收小枣、花生、辣椒的商贩都不愿意进村。
曹巨英每次回家,看到这条路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不堪,就盘算着为乡亲们修好这条路。
2010年,她找到村干部,表示自己愿意出钱把这条路修成砖路。那段时间,曹巨英和村干部一起联系、考察施工单位,她先后捐资41万元为乡亲们修了一条平坦的砖路。
现在,每到收获季节,进村的商贩络绎不绝。
下大雨淹了地,雨水排不出去,村民心急如焚。曹巨英听说后,又捐资为村里修排水设施。
看到乡亲们农闲时不是打麻将就是闲聊天,曹巨英再次找到村干部,表示愿意把自家老宅子4间房的地方拿出来,为村民建文化广场。她出资5万元,修建起一个占地5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
现在,这个文化广场成了村民们休闲的好去处。晚上,很多村民聚到这里跳舞。为了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曹巨英还出钱为村大鼓队买了新鼓,为村舞蹈队队员添置了新服装。
一次回家乡,握着村里老人们粗糙的手,曹巨英感到很酸楚,老人们都舍不得花钱买瓶擦脸油。曹巨英就像心疼自己父母一样,自掏腰包花7万多元为村上每家每户送了一套化妆品。
请剧团给乡亲们唱大戏,为村里残疾人买轮椅……无论大事小情,曹巨英一直在不遗余力为家乡出力。因为热心家乡公益事业,曹巨英被授予“河间市市长特别奖”。
曹巨英说:“虽然我的双亲不在了,但我不能忘本,我永远是石灰屯的女儿。”
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曹巨英还成立了意馨农业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建起意馨生态园,带领村民们共同致富。
石灰屯村村民曹汝森将自家的20多亩地流转给意馨农业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每年都有1万多元收入。
曹汝森说,现在村民们的日子越来越好,大伙提起曹巨英没有不竖大拇指的,她富了没有忘记乡亲们。很多村民在合作社打工每月收入两三千元,大伙在家门口就可以致富啦!
走进意馨生态园,这里数百个大棚内各种果蔬新鲜诱人,可以让人们体验采摘的乐趣。1000多只土鸡、1000多只生态麻鸭在这里散养着,每天可产蛋150多公斤……
生态园内建有养老院,不但让当地老人老有所养,而且北京养老院的老人们也可以来“串门养老”。此外,生态园内还有国防馆、民俗馆等……曹巨英希望将来城市的孩子能来到这里,见识一下农民劳作用过的老物件,不忘历史。
曹巨英说,她希望把石灰屯村打造成旅游村,把意馨生态园打造成观光旅游基地,让这里成为都市家庭体验田园风光的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