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农村,从小就喜欢南瓜。
南瓜不挑剔生长的环境,庄户人家总是喜欢把南瓜种在房前屋后、犄角旮旯、地边地沿等处。它似乎习惯了当“配角”,从不跟玉米、豆角、茄子、辣椒等争宠。它可以沿着河堤悬空生长,顺着篱笆或护栏,借助自己的卷须顽强地爬上屋顶,还常常会爬到邻居家。它最大的特点是随遇而安,不计较主人厚此薄彼,只管兀自开花结果,为餐桌默默地奉献着。
因为喜欢,我把种植南瓜的习惯带到了城里。每年的谷雨前后,我都要在自家的小院里沿着铁篱笆种上十几棵南瓜。从南瓜发芽到瓜秧枯萎的6个来月里,我每天都要兴致勃勃地观赏一番,看它发芽,看它长叶,看它爬蔓,看它开花,看它结果,看着果实长大,总有一番情趣在其中。
尤其是每当读书、写文章感到累,或是情绪不太好的时候,我便漫步院中,欣赏自己种的南瓜。有时,我拿着一根小棍,拨开瓜叶,一个瓜一个瓜地看,一个瓜一个瓜地数,每到这时,一切不快与疲倦就都烟消云散了。
随着种植时间的增长,我种南瓜的经验越来越丰富。怎样保证出苗齐,什么时间浇水,什么时间施肥,什么时间压蔓,怎样人工授粉,都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做法。这几年,我种南瓜不断创造“奇迹”——有一年,一棵秧上结了28个南瓜;今年,又培育出一个超过15公斤的“南瓜王”。有时候,自己像个孩子一样,拉着来串门的亲戚朋友观看,客人夸在口上,我乐在心里。
南瓜丰富了我们家的餐桌。稍微嫩一点儿的南瓜,常被我用来做馅,包饺子、包包子,或用于摊南瓜饼,或用瓜条炒鸡蛋,或和豆角一块熬着吃;稍微老一点的南瓜,常被我用于做瓜粥或蒸着吃。我种的南瓜肉厚、籽少,味道清甜,全家人都喜欢。每年收获之后,除送给亲戚朋友之外,还能余下三四十个,足够一直吃到春节。
写到这里,不知不觉间,一股乡愁弥漫心间。瞬间,童年在农村生活的种种情景展现在眼前,是那样甜美,那样令人留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