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9月09日
第14版:14

有哪些注意事项 未成年人接种新冠疫苗

按照我国新冠疫苗接种总体部署,全国各地正在陆续开展对12岁至17岁人群的接种工作。未成年人接种的是什么类型的新冠疫苗?保护效果如何?家长应提前做好哪些准备?有哪些注意事项?

(一)

我国12岁至17岁人群正在使用的新冠疫苗是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可用于该年龄段人群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灭活疫苗的特点是安全性较高,是应对急性疾病传播通常采用的手段。

今年6月,世界知名期刊《柳叶刀—感染病学》杂志在线发表了科兴控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研制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在中国3岁至17岁健康儿童和青少年中接种的安全性、耐受性和免疫原性双盲随机对照Ⅰ/Ⅱ期临床研究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科兴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在这类人群全程免疫后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接种后的抗体水平优于18岁及以上人群。不同剂量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相似,未发现疫苗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这表明没有剂量相关安全问题。”科兴公司董事长尹卫东介绍。

同时,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公司早前也已在河南完成了新冠疫苗3至17岁年龄组Ⅰ/Ⅱ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3岁至17岁人群的抗体产生率等数据与成人组无显著差异;接种后安全性良好,不良反应主要为发热和接种部位疼痛,未见严重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随接种剂次增加而逐渐降低。

(二)

最近,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第四版),其中强调要推进无禁忌症、符合条件的学生接种新冠疫苗,教育部门和学校要积极配合当地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做好适龄人群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合理规划接种进度,加大疫苗接种宣传引导力度,制定疫苗接种工作指引,分批、稳妥、有序推进,加强疫苗接种服务保障工作。

对此,中国疾病控制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提示,儿童和青少年都是新冠肺炎易感人群,推进未成年人疫苗接种主要有四方面的考虑:一是随着疫情的持续,一些疫情比较严重的国家,儿童患病率在不断上升;二是感染患儿中出现了一些重症,也有个别儿童死亡的情况;三是感染了新冠病毒的儿童就是一个传染源,从管控传染源角度,儿童也要加强管理;四是全球疫情仍未得到控制,要建立起群体免疫屏障,儿童和青少年接种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关于接种后的不良反应方面,王华

庆介绍说,不良反应既包括一般反应,又包括异常反应。青少年接种新冠疫苗后,出现的一般反应主要表现为发热,另外是局部疼痛、红肿。异常反应主要是过敏反应,虽然很罕见,但是我们确实看到了个别案例的出现,不过主要为过敏性皮疹,症状也相对比较轻。

“目前,根据对不良反应的监测分析,儿童和青少年接种新冠疫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不高于18岁以上成人。”王华庆说。

(三)

此外,国家卫生健康委疾病控制局一级巡视员贺青华特别提示:“未成年人心理发育还不完善,容易发生心因性反应。比如在这类人群集中接种时,一旦某个人接种发生什么情况,容易出现‘他有什么情况我也有什么情况’‘他有什么问题我也有什么问题’的现象,这就是心因性反应,要减少其发生,需要提前做好科普宣教。”

在中国疾病控制中心的监测数据中,王华庆看到个别儿童和青少年接种疫苗后出现了心因性反应。他介绍:“心因性反应不属于不良反应,这种情况可以预防。比如,在接种疫苗过程中,家长或监护人陪着孩子去接种疫苗时,自己要放松,同时也要想办法不让孩子紧张,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心因性反应。”

王华庆建议,家长或监护人在陪护儿童接种新冠疫苗前,要了解新冠疫苗的疾病知识、疫苗知识和接种流程。在接种过程中,家长或监护人要带好孩子的身份证、接种证等证件。到达接种现场后,要把孩子的健康状况、过去接种疫苗的禁忌或疾病史如实告知接种医生,以便医生判断是否应该接种。接种后,现场留观30分钟时,家长或监护人也要全程陪护。接种完成后,如果出现身体不适,怀疑可能与疫苗有关,就要向接种医生报告;如果情况严重,就应及时就医,并进行相关诊治。

据新华网

2021-09-09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34757.html 1 有哪些注意事项 未成年人接种新冠疫苗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