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9月07日
第17版:17

生活,比文学更精彩

□苗笑阳

无论是洪钟大吕,还是隽秀小品,所有的优秀文学作品,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然而,如果没有对生活的积淀和提炼,其作品无法打动读者的心弦。

作家要做到这一点,至少要有以下两个能力:

一是要有发现生活中典型性的一双慧眼。作品的优秀,不是看其文字是否华丽,表达是否高深莫测,辞藻华丽的是中学生作文,晦涩难懂的是对自己不自信。而是要在作品中,表达出大家还没有悟得到、提炼出的更深层次的主题。看到作品的开头,就能猜得到结尾,或者重复一些别人都已明晓的道理,不管用多么美妙的词语、多么奇特的表述方式,都不是优秀作品。更有甚者,因为没有切实生活体验,对作品中的情节、细节等去“想当然”,只能让真有生活的读者贻笑大方。

前不久,和一位在公安系统工作的朋友聊天,说到有些公安题材的文学作品,简直是胡编乱造,不忍卒读。甚至有些作者自认为很精彩的情节,却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情。这样的作品,不仅浪费出版社的纸张,而且还误导读者。我也有同感,我在看一些较为熟悉领域题材作品时,也会对某些作品的根本不符合实际而轻轻一叹。相反,凡是被公认优秀的作家作品,要么有实际生活经历,要么有长期深入的生活体验,并且在厚重的生活积淀中,得出了别人尚未悟出的更深刻的思想。比如,《白鹿原》、《大染坊》等。

二是要有将所悟所思表达彻底的能力。“胸中有百万兵”,“灵感如潮汹涌”,可就是无法用文字写出来;写出来了也搞不透彻;能写透彻了,可表述方式又不为读者愉悦接受,这样也写不出优秀作品。作品的文学性,不是指天花乱坠的语言与技巧,而是指要有直击肺腑、让人叹服的写作手法。我们有时看到一部作品,会觉得选材和组材很好,但表达不彻底,读得不尽兴,就是这个原因。

若想掌握表达彻底能力,惟有读万卷书。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从不同作品、不同风格、不同作家中汲取营养来丰富自我,然后再形成自己的创作特色,才能具备写出好作品、表达出心中所思所悟,尤其是能让读者愉悦接受的表述方式,进而能和读者达成共鸣,甚至读者能进行再创作的优秀作品的能力。当然,读书要活读、读活,读出自己的文学风格。而不是死读、读死,盲目地来模仿别人。

文学即人学,如果想做优秀作家,就努力地沉下身段,真正地融入生活、体验生活去吧!你会发现,生活远比文学更精彩。

2021-09-07 □苗笑阳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34492.html 1 生活,比文学更精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