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9月02日
第07版:07

“甜蜜爱人” 本报记者 唐慧 本报通讯员 崔炳利

东光一女子以恋爱结婚的名义,先后诈骗6名男子,共骗取79万元——

近日,海兴法院审理了一起诈骗案,以谈恋爱为名诈骗6名男子的东光女子邹某某被判处有期徒刑11年,并处罚金3万元。

网络上遇到“真爱”

被诈骗7万多元

衡水市故城县的孙某平时喜欢在网上看短视频。去年7月的一天,孙某翻看短视频时,发现某直播间中的主播在帮人介绍对象,于是他关注了这个主播。此时,一名女子给孙某发来了私信,询问孙某的婚姻状况。

孙某告诉对方,他已经离婚,有车有房。随后,他也询问了女子的情况。女子称自己离异且没有父母,只有一个女儿。

随后,孙某与女子互加了微信。聊天过程中,女子告诉孙某自己叫张亚楠,1987年出生。随后,“张亚楠”还给孙某发来了身份证和户口本的照片。孙某看到照片后,相信了“张亚楠”说的话。

两人在网上聊了10多天,都觉得对方挺适合自己,便相约见面,商量订婚一事。去年8月8日,在北京打工的孙某赶到东光,与“张亚楠”见面。见面后,两人都对彼此比较满意。随后,孙某将“张亚楠”的情况告知了家人,并与“张亚楠”商量订婚的事。

就在当天,孙某打车带着“张亚楠”回了家。“张亚楠”与孙某的家人见面后,当场与她“姨”进行视频通话,介绍了孙某家的情况。当天,孙某陪同“张亚楠”返回东光。“张亚楠”以订婚的名义向孙某要了1.6万元钱后,又要求孙某给她买“三金”。于是,孙某带着她到东光某商厦花了1.58万元买了金戒指、金项链等。

随后,“张亚楠”将孙某送到了东光火车站附近的一家小旅馆后,以接女儿放学为由离开了。

就在两人领结婚证的当天,“张亚楠”告诉孙某,她有两个户口,她在亲生父母一方的户口上名叫张亚楠,但这个户口已经注销,她现在叫邹某某。当天,邹某某与孙某在东光县民政局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

领证后,邹某某向孙某要了3.6万元彩礼,后来又以女儿上学钱不够、要结婚改口费等理由,向孙某先后多次要钱。就在两人举办婚礼后的第二天,邹某某以送女儿上学为由离开了孙某家。

婚后,邹某某总是以各种理由推托与孙某见面。直到孙某向警方报案,两人也只见了一面。孙某向警方称,他被邹某某骗了7万余元。

“谈恋爱”诈骗6名男子

被检察机关提起公诉

就在孙某报案前一天,海兴的陈某也向海兴警方报案,他说,他也被一名叫“张亚楠”的女子诈骗7.6万余元。

海兴警方接到报案后,经过仔细侦查发现,东光的邹某某隐瞒已婚的事实,使用伪造的身份证,谎称自己叫张亚楠,以谈对象、结婚为名实施诈骗,骗取海兴的陈某7.6万余元。

邹某某落网后,警方根据提取的证据以及邹某某的供述查明,除骗取了陈某和孙某的钱财外,邹某某使用假身份,以谈恋爱、结婚的名义,分别诈骗另外4名男子钱财。

海兴警方固定证据后,将邹某某依法刑事拘留,并将案件移交海兴检察院审查起诉。

去年11月,海兴检察院对邹某某依法批准逮捕。随后,海兴检察院以邹某某涉嫌诈骗罪,向海兴法院依法提起公诉。

海兴检察院指控:去年8月,邹某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张亚楠”的虚假身份与衡水市故城县的孙某处对象,并以邹某某的真实身份与孙某登记结婚。期间,邹某某骗取孙某彩礼、黄金首饰等价值7.3万余元的财物。和孙某举办婚礼后没有几天,邹某某以处对象、结婚为名开始对陈某实施诈骗。

去年9月,邹某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隐瞒与孙某的已婚事实,使用“张亚楠”的虚假身份,以处对象、结婚的名义,骗取海兴的陈某彩礼、黄金首饰等价值共计7.6万余元的财物。此前,邹某某还用同样的手段,诈骗了其他4名男子的钱财。邹某某共诈骗79万余元,案发前已归还27万余元。

海兴法院判决

骗婚女子获刑11年

根据陈某、孙某等6名男子的陈述以及证人提供证言,海兴法院经审理认为,邹某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虚假身份骗婚或以结婚为手段,骗取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构成诈骗罪。

海兴法院认为,邹某某多次诈骗,应从重处罚;退赔部分被害人损失,可酌情从轻处罚;自愿认罪认罚,依法可以从宽处理。

综上,海兴法院以诈骗罪判处邹某某有期徒刑11年,并处罚金人民币3万元。同时,法院判令邹某某在判决生效后10日内退赔6名被骗男子50余万元。

2021-09-02 东光一女子以恋爱结婚的名义,先后诈骗6名男子,共骗取79万元——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33903.html 1 “甜蜜爱人” 本报记者 唐慧 本报通讯员 崔炳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