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晨的阳光都是新鲜的,在阳光里,我闻到牛奶的香味……”瞧,吴子墨又像往常一样站在窗前,轻声地朗诵金波的儿童诗《早晨新鲜的阳光》了。
每天清晨起床后,她都要伴着初升的太阳朗诵半个小时的经典篇目。
吴子墨是运河区朝阳小学5年级7班学生。开学,她就要升入6年级了,她喜欢朗诵也有6个年头了。
自从上幼儿园开始识字起,她就喜欢上了朗诵。渐渐地,朗诵成了她每天必做的事情。她说:“每天早晨迎着朝阳朗诵一篇文章或者诗歌,能和作者有些许共鸣,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
爱上朗诵和写作
吴子墨的妈妈说,她听说让孩子喜欢上阅读会终身受益,所以在女儿刚上幼儿园的时候,她就经常给孩子读一些朗朗上口的儿歌和古诗,或者找来一些经典的朗诵视频资料一遍遍地放给女儿听。
吴子墨的妈妈想用这样的办法给女儿营造一个亲近阅读的环境。她说:“这样等她开始诵读的时候,就会非常轻松了。”
起初,吴子墨只是瞪着小眼,仔细聆听,后来会轻轻地跟着模仿几句。
除此之外,吴子墨的妈妈还经常和女儿观看一些文学性比较强的节目,比如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百家讲坛》《朗读者》等,以提高女儿对经典文化的兴趣。
茶余饭后,吴子墨的妈妈还时常与女儿一起讨论某个诗人或是作家的创作背景以及文章对后人的影响……
日积月累,吴子墨感受到了陆游诗词里的家国情怀、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风格、毛泽东诗词特有的革命浪漫主义等。她也慢慢地喜欢上了读书,喜欢上了朗诵和写作。
用心感悟朗诵之美
吴子墨说,初学朗诵时,虽然她朗诵得字字清楚,但是却没有丝毫美感,让人听着很乏味。
有一天,吴子墨的爸爸非常形象地告诉她:“朗诵的时候,我们的声音应该有起伏,既要有雄峰、高原,也要有平原、盆地和深谷。对文中那些重要的地方,我们要学会‘拎起来’加以强调;而对于那些次要的地方,我们要做到一语带过。只有这样,我们的朗诵才会引人入胜……”
在爸爸的指导下,吴子墨懂得了要想朗诵好就要真正理解整篇文章所要表达的内容,并用心感悟作者想要传达的情感。如果连朗诵的内容都不理解,就不能正确运用语调、重音、停顿等手段把文章内容很好地表达出来,更不用说给听众带去美的享受了。
吴子墨说,遇到一些原文很难理解的朗诵篇目时,她就和爸爸一起去书店寻找一些通俗易懂的版本,等把文章彻底读懂了,再去读原著,就感觉不是那么难理解了。
比赛中收获自信
经过一天天地练习,吴子墨的发音把握得更加精准了,吐字更加清楚了,朗诵起来也更加充满感情了……在书香的浸润下,她不仅朗诵得越来越好,写作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6年来,她多次在校内外朗诵和写作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2019年1月,她创作的作文《弟弟这个人》在第十五届“为学杯”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中荣获小学组三等奖;今年6月,她在运河区教育体育局举办的“预防校园欺凌 构建和谐校园”演讲比赛中荣获二等奖……
吴子墨印象最深的是幼儿园时参加的“最美童声”儿童朗诵大赛,这也是她第一次参加朗诵比赛。
比赛当天,看到现场有那么多观众,吴子墨的心怦怦直跳。这时,爸爸轻声对她说:“宝贝,你在家里练习得很棒,一会儿朗诵时就像在家里给爸爸妈妈表演一样就行了。”
吴子墨说,站到台上时,她都不敢看台下一眼,只管大声朗诵自己的作品。当她朗诵完毕向观众鞠躬说“谢谢”的时候,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她知道,这掌声是对她的鼓励和认可。
从那以后,吴子墨变得越来越自信。她说:“朗诵提高了我的语文素养,也让我更进一步感受到了阅读之美。能把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朗诵出来,引起观众的共鸣,我感觉非常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