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8月27日
第10版:10

守法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

本报评论员 郑广辉

任丘女子王某某吹嘘自己“有关系”“有门路”,以可帮人忙办理保障性住房为诱饵,诈骗50余人100余万元。近日,这名女子被任丘法院判处有期徒刑。

(据8月26日《沧州晚报》7版)

近年来,像报道中的王某某一样,一些骗子把自己包装成“能人”,打着可以帮人办退休手续、找工作、办理保障性住房等各种幌子行骗。此类骗术在社会上屡见不鲜。

这些“能人”都吹嘘自己神通广大、手眼通天,借此骗取人们的信任,然后大肆诈骗钱财。骗子的诈骗手法并不高明,却为何能屡屡得手?

一些受骗者缺乏相关常识,不了解政策,办事心切,“病急乱投医”,一头撞入骗子编织的网中。

另外,这些骗子能够行骗成功,关键在于他们虚构了一张“关系网”,取得了一部分盲目相信“找关系办事”可以解决问题的人的信任。

在一些人的潜意识里,还存在着靠“潜规则”办事的落后思想,热衷于“走后门”。他们遇到事情不想依法依规办事,而是想通过关系走“捷径”。这些人相信所谓的“关系”,却不信法律,迷信特权思想,却不遵守社会规则。这些为“能人”诈骗的出现提供了生存的“土壤”。

再有一些人存在投机取巧的心理,幻想通过“能人”运作帮忙,获取不该获得的利益。骗子甩出“钓鱼竿”,上面拴着能让人动心的“诱饵”——利益,一些人立即心动,相信骗子画的“饼”能够“充饥”,于是一步步落入骗子的圈套,成了骗子的猎物。

因此,大家一定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不要轻信“打包票”的所谓“能人”,要多看多问,了解相关政策、法律规定,明辨各种花招“陷阱”。

同时,大家要树立法治思维,筑牢防骗思想防线。法治社会,公民的正当权益要靠法律保护。随着依法治国的深入和法治社会的建设,各种法律制度会进一步完善,公平正义会充满社会每一个角落,所谓“靠关系”“走后门”必将没有生存的空间。因此,我们遇到任何事情,都要守住法律红线,绝不“越线”打“擦边球”。不然,我们有可能会“赔了夫人又折兵”,既没得到利益,又损失了钱财,还有可能受到法律的惩罚。

再次提醒大家,不要贪图法外利益,一定要依法依规办事,守法就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

2021-08-27 本报评论员 郑广辉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33271.html 1 守法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