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8月26日
第12版:12

真假难以辨别 背后暗藏风险

网售“三伏贴”乱象调查

盛暑三伏期间,不少医院的中医科门庭若市,排队贴敷三伏贴的人流络绎不绝。在电商平台上,“三伏贴”被一些商家包装成包治百病的“万能贴”,宣称可以治疗消化、呼吸、免疫系统疾病,对妇科产后、祛风湿、降“三高”等有功效。不少商家号称“祖传配方”“医院同款”“厂家直销”,出售的产品款式琳琅满目,品牌多样,显示的月销量动辄数万件甚至数十万件。

记者调查发现,网上出售的“三伏贴”有不少疑似假货。此外,从网上购买的“三伏贴”大多和医院使用的也不是一回事。

早在2013年7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曾发布通知:开展“三伏贴”服务的机构应为具有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核准登记的中医科、中西医结合科或民族医学科诊疗科目的医疗机构,并已开展相应的中医药或民族医药服务工作。

中国针灸学会针药结合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主任陈云飞直言,国家中药管理局等部门需要进一步明确“三伏贴”的工艺要求以及操作规范,最大化地保护消费者利益。

多款产品疑似假冒

有的冒用注册号

记者发现,一些个人卖家在二手商品交易平台“闲鱼”上出售的“三伏贴”产品,多称是日用品,有不少卖家自称微店关闭低价抛售,清仓处理。

记者注意到一款名为“南京同仁堂绿金家园三伏贴”的产品,其包装背面标注为“日用品,不可代替药品或医疗器械”,此外有使用方法、注意事项、规格等相关信息。

记者致电“南京同仁堂绿金家园保健品有限公司”(下称绿金家园公司),相关人员和记者确认该款产品的包装、规格和防伪码后表示,这是未经授权生产的假货。她称,像“三伏贴”这些贴剂类产品,假货多,其公司也在维权。

绿金家园与“南京同仁堂”其实并无直接关系。该公司称,其经“南京同仁堂药业有限公司”授权,可在经营期限内使用“南京同仁堂”字号,双方为独立市场经营主体。

在1688批发、淘宝等平台上,记者发现至少还有6款打着“南京同仁堂绿金家园”旗号的三伏贴产品,包装不同,生产地均来自河南。

此外,记者还发现有注销文号被挪用的情况。

一家名为“好万众大药房旗舰店”的天猫店铺出售的“三伏贴”,产品属性一栏所填写的生产厂家为“南阳艾和善艾制品有限公司”,注册证号为“晋临械备20150012号”——这里“三伏贴”成了医械产品。

但记者查询后发现,该注册证号早已被注销。

“另类”文号的保健品

记者注意到,和绿金家园的一些“三伏贴”产品一样,还有不少“三伏贴”打着保健品的旗号,使用的是河南省保健用品行业商会颁发的“豫健准字”、“豫健团标证字”这样的另类文号。

经查询,河南省保健用品行业商会系社会团体,于2014年11月21日成立登记,其业务范围为“技术交流、业务培训、咨询服务、协调合作等活动”。

该商会官方网站上刊登的一则声明称,保健用品目前不需要行政许可,除了贵州、陕西、吉林有地方法规外,其他地区均不需要行政审批。河南省有行业自律第三方团体标准评估(咨询)——也就是说,该商会颁发的“豫健准字”等文号,为第三方行业性商会自行出具的“评估文号”。

该商会的一名工作人员称,该商会目前对符合条件的入会企业出具“豫健团标用字”和“豫健团标证字”等证书编号,分别评估厂家生产条件和对应产品是否规范,二者必须同时在产品包装背面明示,“如果缺少一项,就有可能是入会企业非法滥用或者盗用。”

记者发现,上述使用“豫健团标证字”文号的“三伏贴”产品,成分中多含有艾草、元胡、细辛、白芥子、甘遂等中药成分。对于产品内若含中药成分如何保障安全性,上述商会工作人员表示,这由商会的专家团队评估风险,无法单独出具有效的检测文件。

中医专家:

网售“三伏贴”藏风险

消费者最关心的,无疑是产品是否有效果,但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主任陈云飞看来,网购“三伏贴”固然便捷,却是“一笔糊涂账”,其背后隐藏的危害并不小。

陈云飞看完记者在淘宝上随机看到的3款“三伏贴”成分配方后,均表示“不合适”。他指出,在“艾叶、川贝母、牛黄、白果、甘草及樟脑”这几味中药构成的配方中,牛黄性凉,而川贝和白果油脂高,易助长湿热,对虚寒类病症适得其反。由艾草、乳香、没药、元胡、鸡血藤、伸筋草、木瓜等组成的另一张配方表中,“鸡血藤”和“木瓜”这两味药材,以根茎为主,主要用于滋阴养血,不宜作为敷贴使用。

记者和多名淘宝卖家沟通交流时,对方均建议按疗程多盒购买,称三伏天贴不完,也可以在平时继续使用,只是效果没那么好。在绝大多数的商品页面上,产品标注的保质期为2至3年。

陈云飞指出,中医讲究和自然的协调,夏天应适当出点汗,但不能过分耗伤阳气。卖家声称可以长期随便贴敷,一方面意味剂量没达到,没什么效果,另一方面也可能只是短期内没有出现明显反应,“这点更需要警惕”。

他解释,有些中药(如石膏、茯苓、熟地、麦冬、石斛等)性味寒凉,不含芳香类物质,并不适合作为敷贴药物,因为敷贴渗透过皮肤的量太少,不可能产生明显的药理作用。而医院常规使用的芳香类药物,保质期一般都很短,如麝香,在常温下,只能保存2小时,超过2小时,药力就会自行消失,根本达不到市面上所设的保质期。同时,市面上一些厂家使用的中药药物,来源和成分不明,有些可能是慢性损伤肝肾功能的药材,因价格低廉被滥充其中,“像我们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用的一些敷料,只能外用,不小心误食会有风险”。

陈云飞以过去的病例说明称,一些阴虚火旺的病人,本就不适宜敷贴“三伏贴”,但这些人还是会买来尝试。使用一段时间后,不知不觉,晚上开始睡不着觉了。“这是他体内的虚火被引发出来了。很多病人都会有类似的不良反应,只是不明显,大家都不放在心上。”

此外,他指出,很多网购产品随单附送的穴位图也不准确。若消费者在一些大血管或皮下脂肪少的部位贴错,如八髎穴,一旦溃烂,很难愈合,还可能会引起炎症等一系列问题。又如,针对提高免疫力的穴位,关节部位的穴位不宜用于敷贴,“解溪”穴就位于踝关节处,如果起泡溃烂,容易影响关节活动。

记者还发现许多针对儿童的三伏贴产品,有卖家直言,“销量比大人用的还高”。

公开报道显示,2019年,南昌多名儿童在江西省儿童医院贴“三伏贴”后被灼伤,有92名儿童出现瘙痒、灼痛感、水疱等不良反应症状,引发外界热议。陈云飞强调,儿童的肌肤非常薄嫩,使用剂量可能不到成人的十分之一,发泡时间稍有差错,就容易灼伤、化脓。目前,正规医疗机构也还在不断针对贴敷部位、时间长短、贴敷间隔、总的贴敷次数进行摸索调整,若家长在家自行使用药粉,更容易出现严重后果。

陈云飞直言,在中医里,儿童被认为是纯阳之体,最大的特点是阳气充足,绝大多数的儿童不需要贴敷“三伏贴”。有些广告宣称“三伏贴”治疗儿童哮喘效果明显,也只限于阳虚患者。“人体构造复杂,需要有经验的医生来判断,并不是‘一贴通用’就能实现的。”据澎湃新闻

2021-08-26 真假难以辨别 背后暗藏风险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33164.html 1 网售“三伏贴”乱象调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