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钱冀敏
近日,沧州红十字蓝天救援队接到市民求助,运河区小王庄镇小圈村一位80多岁老人走失,老人患有阿尔茨海默病。
沧州红十字蓝天救援队队员代秋艳告诉记者,这已经是他们今年接到的第26起寻人求助了。
5年接到寻人求助近300起
提起沧州红十字蓝天救援队,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水域救援、应急保障等,其实,沧州红十字蓝天救援队还有一项艰巨的任务——寻找走失人员。
沧州红十字蓝天救援队队长李斌告诉记者,沧州红十字蓝天救援队成立于2014年,是民间公益性人道主义专业救援队伍。每一位走失人员背后都连接着一个家庭。近年来,随着寻找走失人员求助的增多,从2016年开始,沧州红十字蓝天救援队增加了寻人救助。5年来,沧州红十字蓝天救援队接到寻人求助近300起。
沧州红十字蓝天救援队队员代秋艳,主要负责寻人信息的核实、发布和救援工作。
他告诉记者,寻人求助可以拨打蓝天救援队全国统一的求助电话400-600-9958。蓝天救援队会根据求助人所在区域以及求助内容,将任务转给当地的蓝天救援队。
代秋艳介绍说:“接到寻人求助后,我们会第一时间发布寻人启事,寻人启事包含走失人员的头像照片、体貌特征等,让更多人了解走失人员的信息。同时,还会迅速召集队员帮助寻找。队员根据走失人员最初离开的地点,报备自己所在的位置、车辆等信息,之后便分组行动。”
让沧州红十字蓝天救援队队员李丹印象最为深刻的寻人经历,是寻找盐山一位67岁的走失老人。老人有精神病史,曾两次走失,都是被蓝天救援队找到的。
一年多前,这位老人走失过一次。当时,沧州红十字蓝天救援队队员全力帮助寻找,沿老人行进方向查看监控,发现老人在山东德州一带走失。于是,沧州红十字蓝天救援队联合德州红十字蓝天救援队一起找到了这位走失老人。今年7月,老人再次走失。沧州红十字蓝天救援队帮助寻找,最终找到了他。这位走失老人的儿子感动之余也加入蓝天救援队,成为一名志愿者。
凌晨1点找到八旬走失老人
一次,沧州红十字蓝天救援队接到求助:运河区锦绣家园一位80多岁老人走失,老人患有阿尔茨海默病,希望蓝天救援队帮助寻找。
提起这次寻人经历,沧州红十字蓝天救援队副队长麻阳介绍说,当时接到寻人求助,已是晚上9点半左右,他第一时间加入到寻人的行列。沧州红十字蓝天救援队迅速发布信息,不到晚上10点,6名队员就到达了锦绣家园小区门口集结,迅速与家属对接后,了解了走失老人的基本情况,然后分头寻找。
一些队员从小区门口出发,徒步沿公路两侧询问路人,并请南环派出所工作人员协助调取沿途的监控,另有一些队员沿九河西路寻找。
通过查看监控,队员们发现了一些有价值的线索。老人乘坐公交车,在解放路下车,然后就没了踪迹。
根据这条线索,队员们又继续沿老人消失的方向寻找。
一个小时过去了,寻找无果。两个小时过去了,依然没有找到老人的踪影……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很快已是凌晨。路上的行人越来越少,城市的夜渐渐安静下来,所有队员的心情和走失人员的家属一样,非常焦急。
凌晨1点左右,队员们得到消息,老人被南湖公园附近执勤的交警发现。
走失几个小时的老人终于被找到了,看到老人安全地与家人回家,队员们都长舒了一口气。
参与这次寻人救助的沧州红十字蓝天救援队队员张虹告诉记者:“这次是我加入蓝天救援队后,第一次参加寻人救助活动。等我回到家,已经快凌晨两点了。家人知道我在执行任务,虽然很担心,但一直不敢给我打电话。看到这位老人,我就想到了自己的亲人,能够帮助她和家人重新团聚,虽然疲惫,但是我感到很高兴。”
七旬老人独自走出10公里
去年冬天的一次寻人经历,让代秋艳印象深刻。
那天,天色已经有些黑了。他接到一名女子求助电话,河间市瀛城水郡小区一位70多岁患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走失,希望蓝天救援队帮助寻找。
来电话的是老人的女儿。她说,平时老人一个人在家,这天,她下班回家发现老人没在,就在家附近寻找,始终没有找到。查看小区监控后,她发现老人下午4点钟独自走出了小区。老人患有阿尔茨海默病,说不清自己的住址和家人的联系方式。
接到求助后,代秋艳迅速通过沧州红十字蓝天救援队公众号等平台发布寻人信息。随后,蓝天救援队16名队员8辆车完成报备,并到达指定集合点,与家属对接后,商议制订了寻找方案。
队员以老人走失的小区为中心,沿周边所有街巷,拉网式无死角寻找走失老人。有人开车,有人骑摩托车,还有人步行……大家沿路寻找,拿着手机里储存的走失老人照片请路人辨认。有的在沿途饭店或超市等有监控的地点,查看监控中有没有留下老人的身影。
大约过了两个多小时,沧州红十字蓝天救援队队员在河间市区大街小巷搜寻后,依然没有找到走失老人。
与家属商议后,队员们决定向河间市郊扩大范围继续寻找。
晚上河间市郊小路没有路灯,光线昏暗,有的队员戴着头灯,有的队员打着手电筒,大家呼喊着老人的名字,继续寻找。
又寻找了大约一个小时,一位好心市民给蓝天救援队打来电话说,他下夜班路上看到一位老人,和走失老人的体貌特征相似。
于是蓝天救援队队员迅速和家属赶到好心人说的地点找到了走失的老人。
代秋艳回忆说,当时已经夜里10点左右了,寒冬时节,老人穿的衣服有些单薄,冻得瑟瑟发抖。女儿见到母亲的那一刻嚎啕大哭:“妈,您怎么走到这里来了?”老人眼神茫然,不知所措地说:“我想回家。”
代秋艳说,找到老人的地方距离老人走失地点有10多公里,老人不知如何走到了那里。把老人和老人家属安全送到家,队员们才各自返回。
悲剧时有发生,家人要尽责看护
沧州红十字蓝天救援队队员告诉记者,相比溺水救援、应急保障等,寻人的技术含量似乎并不高,有时候寻人的方法也比较简单原始。尤其是在没有摄像头的地方,只能靠队员大声呼喊,有时候嗓子都喊哑了。
大街小巷、饭馆超市、河湖沟渠、庄稼地……这些地方都可能是走失人员的“藏身之处”,找寻起来,非常困难。并且老人走失的时间越长,寻找难度就越大,危险系数也就越高。
一次,一位老人走失,家人向沧州红十字蓝天救援队求助。队员全力寻找,3天都没有找到。家人请求帮助进行水域排查,结果队员在一个坑塘里找到了溺水身亡的老人。
还有一次,一位老人骑三轮车走失,队员连夜搜寻没有找到,结果第二天一早,队员在一条乡间小路旁的深沟里发现了被压在三轮车下不省人事的老人。
在沧州红十字蓝天救援队接到的寻人求助中,走失者有患精神病的人员,也有和家长赌气离家出走的孩子,但绝大多数都是患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
代秋艳参与的寻人救助有数十起。他说:“每一次寻找都是一次煎熬,真的看不得老人受罪,也能体会走失人员家属的焦急。”他提醒大家,家中如有患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子女一定要尽到看护职责,避免悲剧发生。
(本版照片由沧州红十字蓝天救援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