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和“毛豆”是女儿喂养的两只泰国暹罗猫的名字。
这两只猫是亲兄妹,所以外形基本相似,除了两只尖尖的耳朵和肚皮是棕灰色、半张小脸是黑色,通体的颜色都是白中带着浅灰。再加上它们平时几乎是形影不离,因此,无论是谁看到它们,都会难以分辨。
不过仔细观察,它们还是有细微差别的。比如毛豆,它的脸比花生要小一些,下颌更是姑娘们时下艳羡的网红脸——又小又尖,还有一对瞪得溜圆的雾霾蓝的大眼睛。总是歪着头一副呆萌的小表情,让人心生爱怜不忍呵斥。而花生则恰恰相反,不禁长了一副欠债脸,看你的时候眼睛还微微眯起,眼神里溢出的是满满的不屑和傲娇。
女儿从小就喜欢各种小动物,小猫、小狗、小兔子……凡是她认为可爱的通通照单全收。大学毕业后,女儿一个人在陌生的城市打拼,工作和生活相对稳定后,她又动起了养小猫的念头。于是,只有一个月左右的花生和毛豆就被女儿接进了家,陪女儿开启了一段新的生活。
第一次见到这两只小猫的时候,看着它们几乎一样的脸、一样的身形、一样的毛色,我经常叫错它们的名字。好在两个小东西比较温顺,尤其是毛豆,我只要一坐到沙发上,它就蹲在我的腿边,两只小前爪搭在沙发上,可怜巴巴看着我,直到我拍拍大腿,它便“嗖”地一跃,灵活地跳到我身上,然后把自己团成一个毛球,再寻一个比较舒服的姿势,就这么懒懒地窝在我身上。短短半天的时间,两只猫便和我熟悉起来,毛豆更是恨不能时刻黏在我身上。
如今再次看到它们时,毛豆熟练地趴在我怀里,我一边抱着它一边给它慢慢地顺毛、抓痒,它懒散地摊在我身上,用柔软的小舌头舔我的手指,有时还用有着厚厚肉垫的小前爪抱着我的胳膊撒娇。看到毛豆赖在我身上,花生起初是不屑一顾,等看到毛豆享受的小表情时,就忿忿不平地围着我开始转圈,然后不好意思地挤趴在毛豆身边。
两个小东西长大了不少,花生更是显得圆滚滚了。它们变得更有规矩了,在猫砂里大小便后再把便便遮盖得严严实实,会在它们专属的盆子里玩耍,茶几上的水杯不动也不碰,不进厨房,不扒垃圾桶。唯一让女儿头疼的是它们对卷纸有着前所未有的好奇,只要是看到卷纸,不蹂躏到惨不忍睹决不罢休。所以,现在这两只猫只要一接近目标,女儿就用手指弹它们的耳朵以示惩罚。
女儿对这两只猫采取的是散养方式,从客厅到卧室是它们疯狂“跑酷”的领地。两只猫呆在一起还算和谐,毛豆比花生娇弱很多,每次掐起架来,毛豆永远处于下风,它们相爱相杀的场景一天中总会上演那么几次,尤其是在吃食的时候。女儿用自动喂食机设定喂食次数,每当喂食机“哗啦”一声漏出猫粮的时候,两只猫都会在第一时间用最快的速度冲到喂食机前。由于地板光滑,这期间不乏出现漂移、劈叉、滑行等各种高难度的惊险动作,两只猫你推我挤,抢着吃食儿的场景好不热闹。
有一次,爱人看毛豆挤不过花生,就把花生拎到一边,想让毛豆先吃。开始我以为花生会急,可谁知,花生在爱人手下乖乖卧着,安安静静地看毛豆吃,而毛豆吃了几粒后才发现花生不在身边,抬着小脑袋四处找花生。等爱人撒手放开花生时,两只猫又开始了新一轮的争抢大战。
这两只暹罗猫的耳朵特别灵,尤其对女儿发出的声音格外敏感。傍晚时分,我坐在沙发上,两只猫趴在我身上,突然它们不约而同地竖起耳朵,支起身子,然后同时跳到门边的脚凳上,我看得莫名其妙。两分钟后,大门打开,原来是女儿下班回来了。其实女儿租住的房子在7楼,也不知道这两个小东西是通过什么方式分辨出主人的脚步声的。
女儿和这两只猫,虽然只相处了短短4个月,可在生活中她们早已习惯了彼此的存在。女儿说,每天下班回家,卸下工作的压力和疲惫,陪着两只猫无拘无束地玩闹,她感觉特别开心。
凌晨,和爱人准备返程。悄悄拉开卧室的门,我看到女儿还在沙发上酣睡,两只猫则蹲在沙发旁的猫窝里,像两个忠诚的小卫士,一左一右紧紧守护着它们的小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