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祁晓娟 摄影报道
卢庆云永远忘不了那个场景。
1987年,卢庆云患病的公公觉得身体越来越不好了。
他把儿子金玉会和儿媳卢庆云叫到床边说:“我走了,最不放心的就是你的兄弟。今后他怎么办?谁来照顾他?”
“爸,您放心,以后我们来照顾他。”卢庆云在一旁说。
为了这句承诺,卢庆云照顾因病身有残疾的小叔子金玉森30多年。
送饭
卢庆云,今年70岁,是沧县大官厅乡赵官村人。在邻居们眼中,她待人热情,做事麻利,性格开朗,一说话就笑。
她和老伴金玉会种着家中的10多亩地,老伴有退休工资,两个儿子早已成家立业。按说早已“完成任务”的卢庆云应享受无忧无虑的老年生活。
可邻居们都说,这老两口可是闲不住,每天忙里忙外,尤其是卢庆云,除了自己的一家人,她还得照顾残疾的小叔子金玉森。
金玉森今年68岁了,年轻的时候就患有腰部疾病,随着病情的加重,20多年前就行动不便,下地都困难。
卢庆云的婆婆去世早,公公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这个腿脚不好的儿子,卢庆云看出了老人的顾虑。
为了让老人临终时“闭上眼”,卢庆云坚定地表示:“我来照顾他”。
公公去世后,卢庆云的家中就多了一口人,每天的一日三餐顿顿不少。
“老头子,买肉去。”8月10日早晨,卢庆云就支着老伴去买肉。两人一早就合计这天中午吃豆角炒肉。
肉买回来了,卢庆云开始做饭。蒸馒头、切肉、择菜……卢庆云忙得不可开交。一会儿,热气腾腾的馒头出锅了,菜也炒好了。
卢庆云先盛了一盘子豆角炒肉,拿着两个馒头,送到小叔子金玉森的屋里。
虽然立秋了,但天气还是很热。不能行走的金玉森坐在床上,屋里开着电风扇,电视机里播着电视剧。
卢庆云一天三顿的饭都换着花样儿去做。卢庆云不爱吃肉,可是她做的饭顿顿都有肉。“我家的肉,老伴吃三分之一,玉森吃三分之二。他除了腿不能走,身体没其他毛病。”
一年365天,一天3顿饭,卢庆云每顿饭做好了之后必须先给金玉森送去,之后他们老两口再吃。“我是凭着良心做事,有我吃的就有他吃的,他不吃饭,我绝不先动筷子。”卢庆云说。
解闷
洗衣做饭,铺床晒被,卢庆云包揽了金玉森所有的活计。
金玉森被嫂子卢庆云照顾得不仅身体好,精神状态也好。
金玉森瘫痪在床不能下地,为了给他解闷,卢庆云和老伴操持着在他屋里装了电视机。
他一天天光看电视,不说话也不行,这不把人“看傻了嘛”。卢庆云又开始想着法地给金玉森解闷。
金玉森出不去,她就想办法把村民吸引过来。
金玉森的屋子有个南门,门口有一棵核桃树。核桃树长得枝繁叶茂,特别是在炎炎夏日里,树荫下格外凉快。
为了让门口热闹起来,卢庆云就把家中各种各样的小凳子摆放在家门口,供村民乘凉用。
夏季的下午,特别是四五点钟之后,不少老头老太从家中出来乘凉,坐在了金玉森门口的小凳子上。
人们在门口聊着天,金玉森在屋里不仅看得见,听得见,还能和大家聊上几句。
夏天人们在外面乘凉还行,冬天就不行了。
为了吸引大家来跟金玉森做伴儿,卢庆云和老伴买来了小桌子、扑克牌,吸引大家上这儿来玩儿。
“上午看电视,下午常有人,我一点也不闷了。”金玉森说,他这个小屋可是太热闹了。
村民们说起话来,纷纷夸金玉森有福气。他病在床上多年,不仅没有面黄肌瘦的,反而养得红光满面。
恋家
端茶倒水,嘘寒问暖,卢庆云像照顾孩子一样照顾着金玉森。
为了照顾小叔子,卢庆云几乎不敢出远门。
卢庆云的大儿子金洪松在沧州工作、生活20多年,卢庆云就没有在他家里住过一晚。每每说起这个话题,金洪松总觉得心里不是滋味儿。
每次卢庆云到沧州来,不管是体检、看病还是看望儿孙,完了事儿立刻就要回家。
在金洪松眼中,想留父母在沧州市区吃顿饭都难。“我妈一出来心里就像长了草一样。”金洪松知道,母亲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心里放不下独自在家的叔叔金玉森。
“说什么我也得回去,家中还有这么一口人等着呢。”每每儿子留她,卢庆云总是这样念叨,“不管他,他就吃不上饭啊。我能放心吗?”
有一次,卢庆云和老伴来沧州检查身体。怕中午有可能赶不回去。早晨出门的时候,卢庆云给金玉森的床边放了两罐八宝粥。“中午我要是回不来,你先吃两罐八宝粥。”卢庆云嘱咐金玉森。
检查完身体,天已过午,卢庆云着急要走。金洪松好说歹说,才把母亲留下吃了一顿饭。
回到家,卢庆云怕小叔子中午没吃好,又给他做了面条,晚上又特意给小叔子包了饺子。
“真香,真香。”金玉森一边吃一边说。卢庆云脸上露出了笑,看着金玉森吃饱,这才放了心。
卢庆云不仅是每次到儿子金洪松家来去匆匆,走亲访友也是来去匆匆。时间长了,亲戚朋友都知道卢庆云放心不下家中的小叔子,从来不敢让她在外面多待。
委屈
卢庆云伺候小叔子金玉森这么多年,人们常问她:“委屈吗?”
“怎么没有。”卢庆云说,她曾经不知道背地里哭过多少次。
金玉森是家中的小儿子,又一直有病,父母从小就“宠着养”,他的脾气一直不好。
父母相继去世后,随着他的病越来越厉害,他常年躺在床上,心情难免烦躁。
“刚给他送饭的时候,一跟他说话他就犯犟。”卢庆云说。
每次看见金玉森发脾气,卢庆云就不说话了,不接他的话茬。
可是回到家中,卢庆云难过得直抹眼泪。
卢庆云的老伴金玉会赶紧劝卢庆云别生气,接着去劝金玉森:“你在病床上动不了,我们都知道你心里难受。你嫂子为照顾你,吃不好喝不好,你也得体谅她。”
渐渐地,金玉森也明白嫂子卢庆云的不容易,再也不跟嫂子发脾气了。
近几年,作为“五保户”,金玉森每个月的补助金涨了不少,一个月有数百元钱。
这些钱一直都是金玉森自己拿着,卢庆云从来不动这笔钱。金玉森逢人便说:“要不是我嫂子,我哪能活这么多年,享受到这么好的政策啊。”
“你这个嫂子可是太好了,要不你哪能过上这么好的日子。”这么多年,村民们也特别佩服卢庆云,说起她来都竖大拇指。
这些年,卢庆云对家庭无怨无悔的付出被村民传为佳话,她被沧县妇女联合会评为“家庭美德楷模”“孝贤好儿媳”。
今年,卢庆云收到一张大红奖状。她被授予2020年度“沧县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我觉得自己也没做什么特殊的事儿,谁想到给我这么大的荣誉。”卢庆云笑着说。儿子金洪松受母亲影响,乐于助人,成为一名志愿者,踊跃参加公益活动。看到一家人和和睦睦、开开心心,卢庆云特别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