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8月13日
第05版:05

“海陆空”三栖作战

精准诊断精准治疗造福呼吸病患者

为了让更多患者受益,提高患者治疗后的生存质量,沧州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徐锋带领科室医疗团队,在精准诊断、精准治疗上刻苦钻研,引进了一系列国内、省内先进的检验治疗技术。

在CT引导下肺病灶穿刺活检、气管镜下各类诊断技术,极大地提高了疾病的精准诊断率;内科胸腔镜、超声气管镜、碘125粒子植入、肺癌射频消融、气道硅酮支架、硬质支气管镜、球囊扩张、冷冻治疗及气管镜球囊止血、大气道良性恶性疾病气管镜介入治疗、光动力、支气管热成形术等国内前沿先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患者不出沧州就得到了精准治疗。

“从精准诊断到精准治疗,我们经常用‘海、陆、空’三栖作战来形容。”徐锋介绍说,“海”是指血管介入,在导管机引导下置入支架开通血管或者栓塞病变血管;“陆”是在CT引导下穿刺,直达病灶部位取出病理组织进行化检确诊或者消融治疗;“空”就是在胸腔镜、气管镜引导下,运用高频电刀、氩气刀、冷冻刀、激光、球囊扩张、各种支架置入等先进技术治疗肿瘤疾病。

“虽然我们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时常会遇到新的挑战。几年前,科室仍被重症哮喘、如何更好甚至根治气道内肿瘤等国内难题困扰,我们不断思考,寻找相应的治疗手段,直到引入了光动力、支气管热成形等国内最前沿的治疗技术,这些问题也得到了很好的解决。今年,医院又引进了路径导航系统,为我们实施精准治疗提供了强大的后盾。”徐锋说。

最近,沧州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接诊了一名老年患者。徐锋通过气管镜检查,发现老人左侧气管完全堵死,右侧气管也堵塞得只剩下很小的一个缝隙,从而导致老人呼吸困难。来院治疗时老人已经严重缺氧,难以言语。

徐锋运用球囊扩张、气管支架等气管镜介入技术,将老人堵塞的两侧气管重新塑造、开通,手术后老人呼吸困难的症状迅速得到了缓解。

接下来,就是“追根溯源”查找引起气管堵塞的病因。通过活检、肺泡灌洗等技术取得标本,然后利用病理、基因技术化验,发现患者原来存在罕见的血管炎以及合并耐药细菌感染,以至于普通的消炎药根本不起作用。

从手术抢救到病源诊断、治疗,只用了3天时间。躺着被推进医院的老人,很快就病愈出院了。“这就是精准诊断、精准治疗的神奇效果。”徐锋说。

近十年来,科室每年开展普通气管镜手术3000例左右,开展呼吸介入手术三四百例,通过不断地学习、积累,高难度的大气道手术时间从最初的几小时缩短到了1小时内,“最短的一次手术,是取气管异物,只用了5分钟就完成了”。

刘琰 邢燕

2021-08-13 “海陆空”三栖作战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31786.html 1 精准诊断精准治疗造福呼吸病患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