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何晓玲 通讯员 左越 武筱斌)黄骅市齐家务镇大科牛村45000亩的高粱长势喜人,今年又是一个好收成。早在这些高粱还没耕种之前,它们就已经有了好“婆家”——“茅台”“郎酒”“习酒”等酒厂。
近日,在黄骅市齐家务镇大科牛村高粱种植基地,旺源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工作人员正驾驶喷药机,对高粱进行养护。合作社负责人于士新说:“‘合作社+订单农业’的经营模式,让大家在同样的土地上获得了更多的收益。好的年景,一亩地可以获得近千元的净收入。”
成立合作社之前,于士新一直从事粮食贸易工作。了解到酿酒企业对糯高粱的需求量很大,他便回到家乡成立了旺源种植专业合作社。他在黄骅和周边县市流转45000亩土地进行高粱种植,粮食直供大品牌酒厂。合作社对土地进行集约管理,进行高粱种植、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生产。
因为旺源种植专业合作社规模大又有专业的种植团队,“茅台”“郎酒”“习酒”等酒厂和他们签订了购销合同,给农户吃下“定心丸”。
“今后,我们既要加大土地流转力度,还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让土地发挥更大的价值。”于士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