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过一户农舍,被一树丝瓜吸引,丝瓜种在院内,瓜藤却探出院墙外,搭在了大门口的枯树上。农舍主人也是有情调之人,“引导”着瓜藤攀爬,竟然爬出了一树造型,黄花绿叶中冒出一根根丝瓜,像从枯树上长出来的,使得丝瓜缠绕中的枯树也散发出勃勃生机。
农舍是普通民房,有些年岁了,稍显破旧,但农舍外打扫得干干净净,给人一种亲切感和舒适感。农舍“铁将军”看门,主人外出了,路人便胆大起来。我让同行朋友帮我拍照,照上农舍、照上一树瓜藤,朋友刚举起手机便惊喜地说,“树上有个小木牌呢!”我转身一看,木牌上面用毛笔写着:丝瓜随便摘,勿伤瓜藤,谢谢。
这里是乡下,家家都有地,丝瓜不是稀罕物,这个木牌是写给过路人的,允许陌生路人将丝瓜采摘带走。我顿时对农舍主人生了好感和好奇,朋友说:“若下次有机会路过此地,一定再来拜访。”
我笑问:“拜访的由头是啥?”朋友回答:“这还不简单,就说上次路过摘了您家丝瓜,家里没人无法答谢,此次路过专为说句谢谢。”
上周,我和朋友得闲,结伴出行,顺道故地重游,恰好农舍主人在家。那是一位年长的大妈,听我们说明来意后,大妈笑道:“我该谢谢你俩才对,上次出门探亲,在外待了些日子。丝瓜是高产植物,不摘的话,老丝瓜挂藤上坠着瓜藤,会影响后面丝瓜生长,也影响瓜树的美观。你们帮我摘了丝瓜,相当于替瓜树剪枝了,我该谢谢你俩才对。”
大妈很会说话,闹了半天,我们白吃丝瓜还属于友情帮忙。大妈说:“当然是喽,院子里种了好几棵丝瓜呢,家里就我们老两口,一棵丝瓜就够我们吃了,剩下的,亲朋好友帮着吃也吃不了,门外这棵丝瓜当花养、当景看,丝瓜谁稀罕谁要。”
朋友说,可以卖掉换钱呀。大妈说,值不了几个钱,不劳那心。
一根丝瓜值不了多少钱,但它的路人缘却无法用金钱来衡量。因为一树随便采摘的丝瓜,让我对一户农舍、一个村庄,甚至一座城市产生好感。当丝瓜成为风景,不仅让枯树重新焕发青春,还因一块小木牌上的字,而让我这样的陌生过客倍感世间美好。
盛夏,偶遇一树丝瓜,小景、小善,却怡情养性,农舍主人或许不知道,她的不经意之举,祛除了伏天留在一个过路人心中的潮湿和烦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