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想到我们真的能获得一等奖。”“太意外了!”“我太兴奋了!”说到这次获奖,张凌云、张轩瑜和孙一航都有些激动。
孙一航说:“我们都是六年级学生,能在毕业之际代表学校参加第13届河北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并获得一等奖,我们都非常高兴。”
赛场上的意外
“其实,这并不是我们第一次组队参赛。”张凌云说,他们都是上五年级时报名参加学校机器人社团的。
他们来自不同的班级,张凌云在5班,张轩瑜和孙一航都在6班。加入机器人社团后,他们被分到了一组,并很快熟识起来。
在训练中,他们根据各自的特长进行了分工。
张凌云动手能力很强,从小就喜欢“鼓捣”东西。家里的易拉罐和瓶子等废旧物品到了他手里,很快就能变成一辆玩具小汽车……于是,张凌云接下了给机器人摆位的任务。
张轩瑜从5岁开始接触乐高积木和机器人,后来又学习了编程。因此,编程的任务就落到了张轩瑜的身上。
孙一航则凭借做事细心和具有领导能力,担当起了队长一职。在训练中,他还负责观察机器人哪里出了问题,并想办法及时进行调整。
孙一航说,他们分工合作,配合得非常默契。去年10月,他们3个人参加了第12届河北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
比赛中,他们操控的机器人不太给力,他们自身也出现了一些失误。比如,比赛规定参赛选手在比赛中不能触碰赛台,但是他们不小心碰到了赛台,被罚了4分……
孙一航透露,在赛场上,张轩瑜还闹出了一个笑话。事情是这样的:当机器人出现故障时,参赛者应该示意裁判员停止比赛。但是,当他们遇到这一情况时,张轩瑜情急之下竟然把“停止”说成了“关机”。
最终,他们只拿到了那场比赛的三等奖。
不能放弃
孙一航说,今年的这场比赛是他们这支战队代表学校参加的最后一场比赛,他们都特别想取得一个好成绩,报答学校老师多年的培养。
他们的带队老师马帅说,按照今年的比赛规则,他们要为参赛队伍起一个名字,考虑到张凌云、张轩瑜、孙一航这3名同学都将升入初中,踏上新的征程,于是他就给这支战队起名“新征程”,也希望他们以崭新的面貌“再立新功”。
7月初,带着以优异成绩报答母校的美好心愿,也带着学校老师们的期望,张凌云、张轩瑜和孙一航开始了紧张的赛前集训。
他们训练的那几天,天气十分炎热,但是他们每天都按时到学校参加集训。
张凌云说,那几天的气温都在36摄氏度左右。他骑着自行车去学校的路上感觉又热又疲惫,有几次想放弃,但是耳边又总会响起一个声音:不能放弃,放弃就是半途而废。于是,他坚持了下来。
在训练中,张轩瑜发现,他们操控的机器人上的轮胎总是掉下来。于是,他把轮胎卸下来仔细查看,发现轮胎的轴有些变形了。张轩瑜用钳子把变形的轴恢复了原状,这样,那个轮胎稳当多了。
满分
7月14日,第13届河北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开赛,张凌云、张轩瑜和孙一航组成的“新征程”战队参加了沧州分赛场的比拼,他们同我市的40余支参赛队伍一起通过网络在云端与全省青少年竞技。
比赛当天,他们信心满满地来到赛场。他们被安排第一个入场比赛。他们都觉得第一个出场挺好的,正所谓“速战速决”。于是,他们迅速进入了状态。
赛前的调试环节,他们遇到了一个小问题,那就是他们操控的机器人在完成抓取任务时,有一个任务目标电缆没有抓起来,于是他们赶紧改了一下程序。
按照比赛规则,他们要进行两轮比赛,取最好成绩。第一轮,他们操控的机器人完成任务只用了55.72秒,得了满分。张轩瑜自豪地说:“这个成绩是我们的‘历史最佳’。”
第二轮,他们操控的机器人完成任务用时1.03秒,得了84分,不如第一次的成绩。这样,他们最终的成绩是55.72秒,满分。
虽然赛前他们信心满满,但是真正拿到一等奖后,他们都有些意外。张轩瑜兴奋地说:“我们终于能晋级参加全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了。”
接下来,他们要开始备战全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张凌云说:“我们将以更新的姿态去迎接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