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8月04日
第14版:14

“把假期还给孩子”,大人们要做些啥

本报评论员 赵业乾

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利用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和寒暑假开展学科类培训。“最强监管令”出台,让有的孩子喜出望外,可以规划自己的假期。有些家长却很纠结,担心孩子“放了羊”。

(据8月2日《沧州晚报》5版)

有一个社会现象叫做“剧场效应”。观众一起在剧场里看戏,每个人都有座位,而且都能看到演员的演出。这时,有的观众站起来看戏,挡住了后面的人。后面的人为了看到演出,也不得不站起来。最后,全场的观众都从坐着看戏变成了站着看戏。

用“剧场效应”来形容当前的中小学教育现状,非常贴切。当有人补课时,其他人为了不被落下,也会选择补课。最后的结果是大家一起补课。

大家都上补习班,跟都不上补习班的结果是一样的。但不同点在于,家长们的经济负担更沉重了,孩子们的童年更加悲催了。而校外机构则赚得盆满钵满,有的受到资本厚爱,甚至还上了市。

我们不需要一个个打了“鸡血”的孩子,社会上也不需要只会做题的“人才”。补课的结果,是孩子失去了创新能力,失去了发现美的眼睛,失去了美好的童年时光。

大家都知道不能再这么继续下去,但谁都不敢先停下来。“最强监管令”的出台,让很多家长松了一口气。

但现实中,校外培训机构依然在招生,很多孩子还在那里补课。可见,良好的教育生态恢复起来并非易事,“把假期还给孩子”,还有很多事要做。

最迫切解决的,是孩子假期的托管问题。孩子放假,家长却不放假,孩子谁来管?北京、深圳等几个大城市开展了学校假期托管服务,这不失为一剂良方,但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学生放假后,还要到学校去接受托管,与上学无异,因此大多数学生都会不情不愿。逆反心理之下,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

所以,一方面培育孩子的独立性,让孩子学会规划自己的假期;另一方面,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家长在假期里多陪伴孩子。同时,应充分发挥社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少年宫、图书馆、博物馆的作用,组织青少年在假期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开设舞蹈、体育、美术、音乐等免费课程,引导孩子全面成长。

“把假期还给孩子”,大人们要做的事有很多。

2021-08-04 本报评论员 赵业乾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30875.html 1 “把假期还给孩子”,大人们要做些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