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是一个神圣的称谓。要为人师表,要用优秀的作品去鼓舞人,引导人,教育人。因此,一名合格的作家,在创作每一篇作品时,都应怀有对读者的尊重之心。
一部作品,需要和读者一起实现创作的完成。一个读者也没有的作品,是放在黑暗中的煤块,没有人知道它的存在,更不会发挥其存在的意义。如果想让作品有意义,就要有读者,哪怕只有一位读者——当然,不包括作者自己。有读者的作品,才能真正成为意义上的“作品”,作家在创作时,也必须心怀对读者的尊重。
心怀对读者的尊重,就不会在作品中讲脏话、粗话、低级下流之话。你一个人的时候,说什么都没人管。然而当你面对别人的时候,如果讲些粗话、庸话、下流话,就说明你的修养和水平有问题了。只有心怀对读者的敬畏,才不会写出诸如“屎尿话”之类的作品来。
心怀对读者的尊重,就会认真对待作品中的每个词语,每个观点,每个引用。而不会不懂装懂,不求甚解,不严考细证。一部作品发表后,就成为大家信任的样本,这如同老师在讲台上教授知识一般。在讲台上的老师,是不能信口雌黄,胡说八道,乱讲一通的。同样,作家在写作时,应有正在授课的师者般的尊严感和责任心。
心存对读者的尊重,就会对作品反复修正,使其精之又精。一部作品,越修改越优美、越精炼。冗长繁乱的作品,徒然耽误读者宝贵的时间。作品是作家的另一幅面孔,一名作家,不见得必须浓妆示人,可总要对着镜子,把脸洗净擦干吧!对待自己创作的作品,也应如此。
□苗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