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8月03日
第12版:12

练话术性暗示,诱用户付费后分成

交友软件“聊托儿”的“感情生意”

“一部手机,随时随地工作;聊天就能赚钱,日入两三百甚至上千;绿色安全,仅限18岁以上女生……”

在网络上,招募“聊天员”的网帖层出不穷,诱惑着希望“赚快钱”的网友。

2021年7月,记者以应聘“聊天员”的方式调查发现,市面上有不少所谓交友软件招募女性聊天员。有技术开发公司称,近一年内这种“语聊陪玩”的软件很火,他们每个月的开发量都在七八十套左右。

打着交友的旗号,这些软件背后却寻找“聊托儿”,做诱骗感情的生意。从打造女聊天员“优质形象”,到培训初次搭讪、深入聊天的技巧和话术,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培训体系和分成机制。其中,有的平台暗示未成年女孩可注册加入,并默许用大尺度露骨图片和挑逗性聊天话语打软色情的“擦边球”,诱导男用户花钱聊天。

利用交友赚钱的“聊托儿”

“多年聊天平台经验,找聊天员,开号免费,免费教学,后台加盟,一应俱全……”在百度公司旗下中文社区“百度贴吧”,各类招募聊天员的广告网帖散布在兼职、创业类的贴吧。记者添加了多位自称招募聊天员的网友微信,成功应聘。

招募没有门槛,但这些交友软件的目标多为男用户,招募者会要求应聘者为女性。多名此类交友软件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所谓聊天员,实则为平台培训的“托”。聊天员经系统培训后要主动与男用户搭讪,从而让对方为渴求更加深入的聊天不断充值,“解锁”更多聊天功能,聊天员和平台收益分成。

随机下载三名招募者所在的“寻你”“不就”“蜜友love”三款交友软件后,记者发现,这些软件页面设置了多种搭讪聊天的增值服务。

以“寻你”软件为例,女性用户注册后,其首页会推荐大量在线状态的男性用户资料,包含头像、年龄和所在地信息,点击对方头像可开启对话框。对话框顶部的爱心标识内标有代表双方聊天亲密度的数字,亲密度随着双方聊天频率和男方消费数额的增加不断提高,达到一定等级后可充值解锁语音、视频和礼物等多种功能。

在“归山-寻你官方招1v1公会”的指导下,记者注册了“寻你”账号,其页面显示,真人头像认证成功,可获得官方标识和语音通话权限。登录软件后,“归山”要求记者提供ID账号签约“公会”,以此开通聊天权限。签约后,“公会”从聊天员的收益中拿走20%的分成。

调查中,记者被拉入一个32人的“云盛新人接待4群”。工作人员“云盛客服有问题找我”会在群内发布当日战报:“语音视频积分收益138420,较前日+131470,聊天搭讪118250,较前日+86600,我的积分1023073,可提现292.31元。”

实际上,记者调查发现,前述招募聊天员的信息散布各个社交平台,各类交友软件层出不穷。微信昵称为“小哲”的此类交友软件工作人员就提到,他所在的团队同时管理了多个软件,各软件的差别仅体现在用户量和陪聊单价上。

包装人设、练话术甚至性暗示

“打造形象”是聊天员们吸引用户的第一步。

一位自称隶属于“七千传媒”的中介向记者介绍,新手加入完全不要担心,有专门的客服人员和客服群指导。按要求注册“不就”软件账号后,记者被拉入了一个58人的“奔向富婆的列车7群”,群内分享了《新人入门指南》。这份指南对完善个人资料、设置打招呼话语、活跃账号、“日入过百”等均有详细的步骤指导。同时,针对“打招呼不回复怎么处理、对方想加微信好友怎么办”等常见问题,也有应对策略指导。

在“七千传媒”平台的培训中,新人在视频聊天时要有针对性地“打造人设”。“如果对方是30岁,你就说你离婚带个4岁的女儿;如果(对方)是40岁,你就说(女儿)是七岁左右;如果对方50岁,你就说孩子十七八岁,自己没有负担,这样你才能和他匹配。”平台工作人员强调,新人视频时不要有压力,只需要把它当成一场“风花雪月”的事情。如果不知道说什么内容,可以聊以后结婚的事情,幻想一下在一起生活的美好日子,“给他画一个大饼”。

如果客户在视频中提出诸如“看一下腿,扯一下衣服”等要求,聊天员要及时索取礼物。

记者调查发现,有的“聊托儿”为了提高搭讪成功率,打起了软色情的“擦边球”。在“陌亲”平台,记者另注册了一个性别为男的账号,在平台推送的女用户动态中,夹杂着一些暧昧露骨的文字:“找个朋友,什么都聊,什么都敢聊的那种;找临时老公,不影响家庭,非诚勿扰。”每一条动态下均配有露骨的图片。虽然该平台工作人员此前明确告知记者,女聊天员不要发送性暗示信息。

若涉案金额较大则涉嫌犯罪

此类交友软件背后,都有一个专业的中介机构,从推广、招募到运营,形成一条成熟的产业链。

除了招募聊天员,部分中介机构同时招代理。“七千传媒”的中介向记者介绍,代理需要在QQ、微信、快手等各大平台发布广告,“吃你招聘到的女孩子每天收益的10%-15%,来分配每天的收入提成”。在该机构管理的“不就”平台中,利用软件的邀请好友奖励机制,邀请人可以从已邀请好友的充值金额和积分流水中,分别获得8%和10%的积分奖励。

看似轻松高收益的聊天员工作,一边是有人想进来,一边也有人想出去。

知乎用户“孤独的蟋蟀”分享了自己做兼职聊天员后放弃的经历。她写到,聊天员的工作不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认为自己“被骗了时间”。记者发现,在媒体报道的案例中,促使聊天员退出的还有两类原因,一是在与对方打招呼过程中的“被交易感”,二是诱导对方充值消费带来的“坑骗感”。

那些真正想要在平台上寻找爱情的男用户也觉得被欺骗了感情。

事实上,这类交友软件游走在触法的边缘。在暗访调查过程中,记者突然被“奔向富婆的列车7群”移出群聊,群成员仅剩下3人。微信通知显示,“本群被用户投诉传播欺诈信息,已被停用”。

就记者调查发现的情况,陕西恒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赵良善认为,若利用网络打着交友征婚的旗号,招募女性、假扮恋爱对象,以此诱导男性买礼物消费,其目的并非交友征婚,是骗取钱财,涉嫌违法犯罪。

赵良善进一步说,若涉案数额少于3000元,触犯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第59条,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或者敲诈勒索的,可处行政拘留并罚款;数额达到3000元以上的,触犯了《刑法》第266条关于诈骗罪的规定,可追究刑事责任。

据澎湃新闻

2021-08-03 练话术性暗示,诱用户付费后分成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30731.html 1 交友软件“聊托儿”的“感情生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