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期,我给儿子在少年宫报了他比较感兴趣的葫芦丝班。
上课第一天,我对老师说:“我家二宝年龄小,不一定能听懂老师讲的课,能不能让我坐在教室后面一起听课,课后好辅导孩子。”老师说:“不行,如果同意你进教室,别的家长肯定也要进去,到时不好管理。”
我想到一个主意。我问老师:“如果我也交费,能不能跟着老师学?”老师拿不定主意,说问问少年宫负责人再答复我。
第一节课放学后,我让二宝把老师当天课上教的内容讲给我听听。果然如我所料,他只记得“哆来咪”,却记不得“哆就是1,来就是2,咪就是3”。
二宝因为没有掌握好课上内容,吹不出曲子,情绪明显很低落,兴趣也没有刚报名时高涨。如果没有我的辅导,二宝学葫芦丝肯定坚持不了多久,他已经有了明显的挫败感。
二宝第二次去上葫芦丝课时,老师告诉我,根据我家二宝特殊情况,少年宫同意家长交费一起学习。我交了学费,买了葫芦丝和教辅书,成了二宝葫芦丝班的同学。
二宝还不到六周岁,每次一个小时的课程,总是坐不住。我坐在教室后面看他经常走神,老师让同学单独演奏时,他一脸茫然,不知老师所云。
每次老师上课时,讲到重点内容,我就用手机录下来,回家后反复学习琢磨,等我熟练掌握后,我就以同学的身份和二宝一起轮番练习演奏曲。二宝感觉我当他同学很有趣,以前学不会带来的沮丧、抗拒的情绪没有了,而是兴趣盎然地和我比赛。
为了激起二宝学习葫芦丝的热情,我也偶尔示弱,故意输给他几次。他练习的兴趣更高了,有时间就缠着要和我比赛。
二宝的学习兴趣高,演奏水平也提高了。通过半个多月的学习,他已经能非常流畅地吹奏三首儿歌了。
我曾在一本书中看到过这样一句话:“最好的亲子关系,就是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长,一起学习。”我深以为然。
二宝刚上幼儿园时,为了让他背诵《唐诗三百首》,我也和他做同学一起学。当时我们俩商量好,每人每周背诵一首唐诗,背会一首就在记录本上画个五角星(我们俩每人一个记录本)。学期结束,谁背诵的唐诗多,就满足谁一个愿望。
第一学期结束时,二宝比我多背诵了五首唐诗。这绝不是我谦让他,而是真实成绩。我背得快忘得也快,而二宝的记忆力很强,很快超过了我。
父母和孩子亦师亦友一起学习,真的是一个让孩子爱上学习的好方法。在共同学习中,父母可以给孩子做个好榜样,孩子感觉和父母做同学既好奇又放松,学习兴趣无形中就激发了出来。
今后,在二宝学习成长的路上,我还会和他做同学。